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成爲一部「活歷史」,不少人都慕名拜見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段子,“一覺醒來,大清朝卻亡了!”這話用在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的身上也十分恰當,因為父親想將他送入宮中當太監,但家裡又沒錢請人動手術,只好用自己笨拙的雙手親自操刀,結果一刀下去,年幼的兒子就暈了,幾天後才醒來,清朝卻滅亡了。

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成為一部“活歷史”,不少人都慕名拜見

這個不幸的人就是孫耀庭,人稱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小名留金,天津市靜海區西雙塘村人。

那時,全家六口人,只有7分地,兩間上房,日子過得實在是艱難。好在,村裡有個私塾教師家大業大,經常都需要人手,所以孫耀庭的父親就為他種地,母親為他洗衣做飯。也正因為如此,孫耀庭才得以在私塾教師處讀了四年的書,而不用另外交學費。

可好景不長,孫耀庭一家人失業了,他也失去了繼續讀書的機會。迫於生計,孫家便想將這個兒子送到宮裡面當太監,以減緩家裡的經濟負擔。誰曾想,剛給孫耀庭做了手術,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就頒佈了退位詔書,清朝滅亡了!

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成為一部“活歷史”,不少人都慕名拜見

對於孫耀庭來說,最悲慘莫過於如此,手術做了,命根子斷了,清朝滅亡了,未來也不知道在哪裡?好在,封建社會的幽靈還盤旋在神州大地上,溥儀還在紫禁城裡當著他的皇帝,那就是還有希望。

1916年,孫家託了N+1層關係後,終於將15歲的孫耀庭送進宮裡,當起了太監。之後一段日子裡,孫耀庭先後在原清朝載濤貝勒、九堂副督領侍任德祥、端康皇太妃、“皇后”郭布羅·婉容處當差,表現還算中規中矩,甚得主子們的歡心。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等人被趕出了紫禁城,遷回到原攝政王府暫住。隨後,溥儀躲進了日本駐華使館,孫耀庭則留在王府繼續伺候婉容一段日子,後因婉容找溥儀去了,載灃便讓孫耀庭回了老家。

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成為一部“活歷史”,不少人都慕名拜見

可是,那些莊稼人都會的農活,他卻幹不了。何況,他還沒有一寸土地呢。當了8年太監的孫耀庭,如今只得靠兄弟來接濟了。

兩年後,孫耀庭重返北京,住進了北長街的興隆寺,和40多個同命運的太監住在一起。

後來,溥儀當上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孫耀庭曾到長春伺候過一段日子,後因患病離開長春回到北京,回到那些同病相憐的太監身邊。

這些太監裡,有個別人是有點積蓄的,所以就置辦了一些房屋、土地。他們把這些房屋、土地出租給別人,收些租金,供大家度日。但始終是僧多粥少,久而久之,日子就難以為繼,孫耀庭等人只好出入大街小巷,揀些煤渣、廢品,以貼補費用。

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成為一部“活歷史”,不少人都慕名拜見

解放後,孫耀庭等人參加了工作,負責全市的寺廟管理。因為還認識幾個字,孫耀庭還曾當過6年的出納,每月工資35元,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就這樣,孫耀庭活到了1996年,終年94歲。

作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者,孫耀庭憑藉著自己的特殊身份,得以瞭解大量宮廷秘史,成為一部獨一無二的“活歷史”,不少人都慕名前來拜見。著名學者、作家賈英華以他的經歷,出版了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詳細敘述了那一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