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蔚來上市,未來在哪裡


「汽車人」蔚來上市,未來在哪裡

精心打扮,給大投行高比例佣金,用3-5個月時間衝刺IPO,不是太難的事。蔚來CEO李斌作為“連續創業家”,已經熟門熟路。問題在於,上市之後咋辦。

◎ 《汽車人》記者 黃耀鵬

美東時間12日上午9:30,蔚來汽車在紐交所敲鐘上市。當天經歷了開盤下跌至多13%之後,收漲於5.43%。和美國投資者看法分歧一樣,國內對蔚來IPO爭議頗多。

「汽車人」蔚來上市,未來在哪裡

其實生存跟上市基本是兩碼事,生存只須面對市場,而IPO則須講清楚自己是誰的問題。

特斯拉的“中國學徒”

至少在IPO之前,蔚來一直在暗示自己是中國的特斯拉。從產品推出順序(由高到低)、核心產品亮點(高性能、智能化、大尺寸)、渠道模式(直營)、售後佈局(自建充電體系),到企業傳播形象(新型科技公司),都表明蔚來是特斯拉的“中國學徒”。

特斯拉從20億美元的IPO市值,一度漲到逾500億美元,與通用、福特的市值在伯仲之間,而銷量卻只及後兩者的零頭。顯然,投資人看重的,是投資對象“未來能做什麼”,而不是“已經做成什麼”。

「汽車人」蔚來上市,未來在哪裡

此前一直傳言的蔚來估值數百億美元,早被承銷投行打臉。蔚來早在幾個月前就知道,不可能做到100億美元以上。承銷方給出的ADS(美股存託憑證)為6.25-8.25之間,最後只卡著下限。原來打算融資18億美元,揭鍋時發現不到11億美元。蔚來管理層和早期投資人的失望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沒辦法,打落牙齒和血吞,這市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既然是中國特斯拉,幾年後只要產品推出節奏比特斯拉快,即便中規中矩,面對比美國更大的電動車市場(當然對手也更多、更兇悍),保守一點,市值翻上10倍,大多數財務投資人,都可以選擇體面地退出。

不對稱作戰

精心打扮,給大投行高比例佣金,用3-5個月時間衝刺IPO,不是太難的事。蔚來CEO李斌作為“連續創業家”,已經熟門熟路。問題在於,上市之後咋辦。

「汽車人」蔚來上市,未來在哪裡

討論蔚來目前虧損多少,意義並不大。創業公司前幾年沒有產品,只有投入,錄得淨虧損毫無懸念。現在看到回頭錢,想盈利還得數年之後。特斯拉上市8年後,仍然掙扎在虧損的泥潭裡。

不過,特斯拉在產品節奏上屬於一家“慢公司”,10年來只推出3款產品。而蔚來的產品節奏就要快得多,蔚來承諾每年都會推一款新產品。除了已經上市的ES8,ES6也已固化技術狀態,投產在即,但晚於承諾期限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ES8的延遲影響到了ES6代工協議履行。這也是特斯拉傳下來的毛病,特斯拉沒有一款車能夠如約按時上市。馬斯克喜歡用激進的日程表敦促部下,但輿論不這麼看。傳統車企的產品推出步調的固有印象,與創業公司一比較,就顯得後者捉襟見肘。而規模製造的坑,傳統車企花了幾十年才摸清楚、踩明白。

與一線車企(譬如豐田)比質量管理、比利潤率,是不公平的。但市場只承認產品競爭力本身,創業企業沒有豁免權。李斌知道創業企業在製造上的弱點,他提出的“用戶企業”,試圖對傳統車企發起不對稱作戰,因為他認為,“用戶關係”是傳統車企的弱項。

的確,傳統車企幾乎不怎麼接觸最終消費者,客戶關係都甩給渠道。頂多在發生嚴重質量問題的時候,4S店包不住的時候,車企才出面。而召回本身不針對特定消費者。

“用戶企業”的用意

李斌發起的個人股份信託計劃,即保留個人投票權的前提下將個人持股的1/3交給信託基金,由客戶透過某種機制決定利潤使用權。即便是個噱頭,也表明重視客戶的意圖。

「汽車人」蔚來上市,未來在哪裡

儘管努力經營客戶關係,但蔚來的服務收入並不能大幅度超過傳統車企。電動車的保養、配件、維修和保險費用都低於燃油車。充換電服務需要大規模擴張服務團隊、配套設施,初期也是賠錢的買賣。軟件OTA升級(據說硬件也能),是惟一能讓電動車在費用上超過燃油車的服務。而且,買了車之後,客戶對源源不斷從兜裡掏錢都很牴觸,無論多麼好的“生態”和服務,都不可能做到服務收入超過硬件營收。

有人認為,即便業務穩定後,蔚來的服務營收也不會超過總營收的20%。至少在幾年內,服務能增強蔚來的產品競爭力,但幾乎不能幫助這家公司取得盈利。

而且,蔚來IPO獲得的11億美元,也就相當於兩年的公司運營費用。蔚來承諾,IPO得到資金,將用來拓展服務,而非新建生產線。後一筆錢更多,蔚來得另想辦法(定增或者發行債券)。

「汽車人」蔚來上市,未來在哪裡

IPO之後,蔚來的融資對象從個人投資者、特定機構投資者轉向更大範圍的二級市場。

蔚來上市基本上是生態卡位戰,蔚來一直都在遏制對手。李斌規定,早期投資人無論出錢多少,不能再投同類企業。上市承銷商一口氣定了8家,也基於相似考慮。從產品到營銷,從早期融資到上市,蔚來都採取擴張自身、壓迫對手融資空間的策略。傳統車企內部孵化電動車業務,蔚來對此沒辦法。不過李斌顯然認為兩者是不同的物種。

蔚來要掐滅同屬創業企業的競爭對手,率先上市,是個不錯的主意。美國投資者對於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二學徒”,很難說還有興趣。(《汽車人》記者/黃耀鵬)【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