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自內心,而不是外界地給予

幸福來自內心,而不是外界地給予

《羅馬人的故事》看到第十本了。羅馬人的開放包容精神不僅源自這個民族本身的性格,還來自於每位把握歷史之舵的皇帝之手。從帝國之出的天才創造者愷撒,到開國之君奧古斯都,直到賢君的時代的各位皇帝,我發現,自己對其最心有慼慼焉的皇帝,竟然是為君後十年一直將自己封閉在卡普里島上的提比略,雖然之前寫過關於他的文章了。但是提起筆來,依然想寫他。

幸福來自內心,而不是外界地給予

01

提比略的最後十年基本在卡普里島上度過的,他雖然繼續為國事殫精竭慮,但是他拒絕會羅馬。也許他認為,在他的治理下,國家機構已經能夠正常運轉,不需要他整日守在旁邊,他需要放飛自己。也正因為此,他引起了很多羅馬人的不滿,甚至在他死後都高興地奔走相告,竟然有人提議將他的屍體扔進臺伯河裡。

你看,普通大眾有自己的淳樸可愛之處,但是也容易目光短淺,他們不知道的自己的幸福安穩來自誰的努力,即使有模糊的印象,也並不能打動他們的心。但是對突如其來的親近之情,無論底子裡包含著怎樣的目的和邪惡,他們也為其感動。

短視,可能是人類的共性。想象到在提比略死後人們高興的樣子,我感到悲哀。好在提比略已經看不到了,而且更有可能的是,他根本不在乎的。

幸福來自內心,而不是外界地給予

02

提比略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強烈的願望去做皇帝,奧古斯都也是在自己中意的繼承者先一步死去後將其作為一個過渡國君而已。提比略前半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前線,他是一位出色的將軍,戰功赫赫,奧古斯都本來很倚重他的,兩個人的關係也非常親密,但也僅此而已。奧古斯都只是在需要他的時候想到他的好處。一句話,在奧古斯都活著的時候,提比略並沒有得到他應得到的獎賞,尤其是精神上的。

因此,提比略不是最後十年才隱居的,在奧古斯都時代他就自己“流放”到某地數年,後來也是應奧古斯都的要求才再次出山。奧古斯都的繼承人計劃破碎於無常,他能夠託付的人“不得不”是提比略。於是,提比略登上了帝位。

幸福來自內心,而不是外界地給予

03

提比略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人,不去爭什麼,但是到手什麼也會踏實去做。在他的統治下,帝國進入了穩定發展期,為後世羅馬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提比略是一個不喜歡張揚的人,他是那種穩紮穩打的人。而且他好像做事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討好誰,因為他認定的事情,他會去做,不管周圍的批評或讚賞。我依然要說,他是一個活出自我的人。

可是,也是這種活出自我的人,容易成為眾人孤立的對象。不過話說回來,也可能是這種人想自我孤立。他不合群,有想法,不屑於為得到他人的認可而過度表演。其實,對於大多數與自己關係不緊密的人,他們的愛和恨都不會長久,因為隨時有其他新鮮刺激的事物會吸引住他們的好奇心。

幸福來自內心,而不是外界地給予

04

其實提比略也是幸福的,他畢竟有過多次放飛自我的時候,即使引發眾怒,於他也不會有絲毫的影響。他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很多人圓融於世間,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喜愛和讚美,但是自己為之犧牲了多少自我,又有誰知道。後世的尊敬或唾棄與逝去的人又有何干!

現世活出自我的人,無論是皇帝還是流民,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知道,幸福來自於自己,而不是外界地給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