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步槍代替狙擊槍嗎?

笪駿


完全可以。並且其實狙擊槍可以理解為步槍。

就以二戰來說,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可謂是被作為狙擊步槍中的神話了。蘇聯從蘇芬戰爭後就開始重視起來了狙擊槍的重要性。比如蘇聯狙擊之王——瓦西里·扎伊採夫和芬蘭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都是使用這把武器創造了傳奇。

當年的狙擊步槍無非就是普通的制式步槍中挑幾把精度較好的,再裝一個光學瞄準鏡而已。因為當初的步槍大多使用大口徑全威力彈,射程遠而且傷害,精度方面都很優秀。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現在,栓動步槍從制式步槍的地位已經淪為狙擊槍,甚至半自動狙擊槍的出現也讓它“王位”不保。但其實栓動步槍的槍機這100多年來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端閉鎖這種設計在現代沒有多大創新。很多的狙擊槍也只是在子彈、膛線、質量等方面進行了改進。手動槍機也可以分為三大類:毛瑟槍機、李·恩菲爾德式槍機和莫辛納甘式槍機。

  1. 李·恩菲爾德槍機最大的特點便是拉栓快,射速較高,但缺點也就是無法發射更高壓的彈藥。所以它便被淘汰了。因為論射速現代的突擊步槍可以甩老李幾百條街。
  2. 莫辛納甘槍機的特點便是其可靠性較高,但是拉栓不順暢,而且無法發射高壓的馬格南彈藥。所以它也被淘汰了。
  3. 而毛瑟式槍機比李-恩菲爾德式更為結實、可發射更高壓的彈藥的栓動步槍槍機便被保留了下來。如世界名槍:M24狙擊槍、 M40狙擊槍等等都是採用了毛瑟的槍機原理。

所以就原理來說,狙擊槍和栓動步槍無異。



不過現代的步槍因為追求傷害及射速,大多使用小口徑中間威力彈,並且槍管較當年短了很多。所以射程,精度方面自然沒有現代的大口徑的全威力彈狙擊槍優秀(這不廢話嗎)。所以題主提出的問題可以有兩個答案:突擊步槍不適合作為狙擊槍,半自動步槍和栓動步槍比較合適。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說到這裡,感謝大家閱讀,我是南黎


南黎233


完全可以,除開現在專業的高精度狙擊槍外,其實很多狙擊槍本就是步槍。

狙擊槍經過幾個時間的發展,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早期的狙擊步槍其實就是普通步槍中挑揀出的高品相貨色,一直到二戰都是這種情況。

二戰德軍的98k狙擊槍、美國的春田1903狙擊槍、英國的李恩菲爾德狙擊槍、蘇聯的莫辛納甘狙擊槍,這些統統都是從量產武器中測試精選出來的。某些槍有專門的狙擊型生產計劃,也不過是將加工精度提升罷了。還有日本的97式狙擊槍、其實只不過是38大蓋局部修訂後的改型罷了。

二戰對狙擊槍的研究主要是槍瞄,甚至這方面都比較敷衍。例如英國的李恩菲爾德No.4 Mk.I(T),這種1942年定型的狙擊槍用的就是精選的No.4 Mk.I步槍。括號“T”是telescopic sight的意思,即“槍瞄”,所以也可以簡稱這種槍為英77 T型。

它進行了哪些改造呢?槍托上加裝了腮貼、槍身上安裝了瞄準鏡而已。瞄準鏡還是從布倫機槍的配件上拆下來的。

這類改造的狙擊槍不少都有個共通點——為避開拉機柄和拋殼窗,瞄準鏡被偏移放置,以至於不能與槍口成一條直線。英國人通過將瞄準鏡卡座單向安在左側避免了問題,但像莫辛納甘、97式、加蘭德M1C/D狙擊槍都乾脆沒理會小細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嘛,又不是生來做狙擊槍用的,一切都得理解。這種設計在今天肯定會被罵不專業,但在那個年代不算事兒。

所以,如果是二戰標準的話,狙擊槍和步槍根本是一碼事兒,後期的德軍反正是根本不計較這檔子事兒的,槍瞄比槍可金貴多了。日軍許多射手甚至沒經過光瞄培訓,不是太懂得如何使用這東西,發生了拆槍瞄用機械瞄具的情況。條件艱苦的志願軍狙擊手,像張桃芳那樣的,壓根就不用槍瞄,直接用機械瞄具。

二戰以後,到越戰時期狙擊槍已經發生了一些觀念上的改變,參戰的美軍需要狙擊槍,卻發現當年的武器連生產線都給拆賣了。況且重新生產老裝備不現實,於是美軍通過招標立項,確立了對狙擊槍的需求和標準。

雷明頓公司的M40狙擊槍獲得了競標的勝利,這種步槍其實原型就是雷明頓700,雷明頓700的設計與雷明頓710/720/722/725這類前型產品幾乎沒什麼區別,機件大體相同,或者你乾脆喊它們是“毛瑟式槍機”。M700原本是作為獵槍的,所以安裝倍鏡自然毫無問題。

有意思的是,雷明頓的這些槍源頭參考的是各型毛瑟步槍,98k當然也在其中,他們在一戰時甚至是莫辛納甘的生產廠家。而美軍當年被部隊念念不忘的春田1903乾脆也是毛瑟槍的督造山寨貨。M24/M40被選做美軍狙擊步槍,這也算是毛瑟槍的一種前世今生。

這個階段的狙擊槍從二戰那種“挑來就用”的情況裡轉變成“按需定製”,實際已經從普通軍用步槍的行列裡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專有的狙擊槍標準。不過它們仍然是步槍型號中找和加工出來的,只是被修改的爹媽不認罷了。

當前我們這個階段的一些專業狙擊槍可以說與普通步槍已經完全脫離了關係,強調的是超高精度,在精密度上已經嚴格到令人髮指的程度。某些軍事機構對狙擊槍子彈的加工精度、裝藥量、彈殼外形、彈重都有極強的要求。狙擊槍也退回到栓動式的地步,因為這種結構足夠簡單可靠,機件往復也不像導氣式等武器那樣過多的震動槍身。別說上彈,它們最好連退殼動作都不要有。

總的來說,專用高精度狙擊槍拿來當普通步槍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除非你面對別人的突擊步槍,能牛逼的靠拉大栓來對抗。

不過現代狙擊步槍並非只有這些高精度武器,大體部隊使用狙擊槍除了裝備外,還有任務選擇的方式。美軍的特種部隊在這方面就很靈活,他們在作戰中經常將M4作為狙擊槍使用。因為模塊化的武器結構和較好的精度,讓M4擁有能安裝各種瞄準裝置的皮軌,並不存在什麼兼容性難題。

許多人往往領會錯了一個概念,認為一個大倍鏡加上個大杆槍=狙擊槍,實際狙擊槍沒規定非要倍鏡和專用狙擊槍。戰術上任何武器都可以“狙擊”,突擊步槍可以、反器材步槍可以、機關槍可以、連迫擊炮也可以。關鍵是何種武器用來達到何種戰術目的。

越戰中差點慘遭淘汰的M14突擊步槍也可以看做在現代代替了狙擊槍的現實案例,這款被稱為“全自動加蘭德”的武器越戰時混的並不如意。但它威力十足的槍彈殺傷力和不弱的精度重新拯救了自己,美軍目前裝備了相當多的M14狙擊槍,它是美軍中的“德拉戈諾夫”,而且聊起來就能打連發,比SVD之流簡直不要強太多。

美國海軍陸戰隊對M14EBR情有獨鍾,多年來一直在大量使用這種武器,一般他們會給這些槍配上10倍光瞄,但不需要狙擊的情況下,又會拆掉倍鏡,換上紅點瞄具。所以也有人說M14在陸戰隊中是一種介於狙擊槍和突擊步槍之間的武器。

那麼就到這裡吧,步槍代替狙擊槍其實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前提是人員得擁有狙擊手的素質。“狙擊”是一種戰術,而不一定是特定的職業或裝備,用得起這個戰術你才能打得起狙擊,否則給你把狙擊槍也是燒火棍子,還談什麼用步槍代替狙擊槍呢?


王司徒老百科


事實上,最早的狙擊槍,就是一把栓動步槍,只是簡單地加上了光學瞄準鏡,就成了一把真正意義上的狙擊槍。

(毛瑟98K步槍)

最典型的就是二戰期間,德國毛瑟98K步槍,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5發彈夾供彈,有效射程高達800米,不但射擊精度高,而且動作相當可靠,成了德國陸軍的制式裝備,並深受前線德軍步兵的歡迎,成了二戰時最著名的一把栓動步槍。

(毛瑟98K狙擊槍)

由於戰爭需要,德國又沒有研發專業的狙擊步槍,最初就將毛瑟98K步槍裝上了4倍和6倍兩種光學瞄準鏡,儼然就成了一支狙擊步槍,配發給前線特等射手使用。

為避免在取下瞄準鏡後失去抵抗能力,毛瑟98K步槍上還備有機械瞄具,後來毛瑟軍工在生產中,專門挑選了最好的槍管,對扳機進行了專門的修改,其扳機力達1.8公斤,其對手是蘇聯狙擊兵手中的莫辛·納甘狙擊槍。

(莫辛·納甘步槍)

國平軍史總結,二戰的實戰證明,可以用步槍代替狙擊槍,德國陸軍裝備的毛瑟98K步槍,就是最好的例子,將一把普通的步槍,裝上光學瞄準鏡以後,就是一把真正的狙擊槍了。

蘇芬戰爭血的教訓,使蘇聯軍隊開始重視狙擊手的作用,為此從全國各地挑選了大批獵手,以及軍隊中的特等射手,開始進行狙擊兵培訓。

(莫辛·納甘狙擊槍)

蘇軍採用的就是加裝了光學瞄準鏡的莫辛·納甘M91-30步槍,並且首倡兩人或三人的狙擊組,跟德軍的前線狙擊手分庭抗禮。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國平軍史


可以,槍是死的人是活的,關鍵不在槍支是否性能有多厲害多優秀,關鍵是使用者戰場的經驗有多豐富,素質有多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國都湧現出大量的精銳狙擊手,也不見得他們使用的步槍有多麼先進,只有蘇聯莫辛-納甘栓動(M1981)步槍,有效狙殺距離可以達到800米,帕夫柳琴科一名普通的女士兵居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到1943年,短短兩年的時間居然狙殺了德國軍官士兵達到了309人,被蘇聯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德國二戰王牌狙擊手一級金質狙擊勳章,一級十字勳章,一級突擊勳章的獲得者,約瑟夫·塞普·艾勒伯格, 德國第三山地步兵師第144山地步兵團二營的下級軍官,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是德國98K步槍加一個瞄準鏡,該步槍還不比莫辛-納甘栓動(M1981)步槍優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共狙殺257人。

到了現代狙擊步槍的射程居然可以達到幾公里,什麼感光瞄準啊,各種先進儀器,也不見得在戰場使用性能有多高,狙擊槍,重要的是快,準,狠,便於攜帶質量要輕,能在戰場隨機應變,一個合格的狙擊手,可不想在2公里外狙殺一個目標,因為難以判斷距離和子彈的弧度在大規模戰場中根本不實際。

看著兩張照片,莫名般配。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傲翔鷹


肯定不能啊,普通步槍散佈大,警方解決人質,百米距離必須一槍爆頭,散佈不能大過一個硬幣,否則不把人質開顱了嗎?其次造價天地之別啊,狙擊步槍一般都是加重冷精鍛槍管,內膛不鍍鉻,專用狙擊彈,更別說那些天價的備鏡,複雜的可調式槍托,浮動式槍管等高精技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