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背后的秘密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2日讯包装华丽、品种多样的燕窝、人参等保健品,进货价只有2元。但一经贴上品牌外衣,瞬间身价百倍的销往全国各地。日前,厦门警方破获非法生产、销售保健品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章某富、章某钱,涉案金额近百万元。两名主要嫌疑人已被批捕。

吃下保健品身体不适

2014年8月初,厦门一市民报警,称吃了某公司生产的保健品后,身体出现不适。厦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介入调查并成立专案组,联合市药监局进行侦查。在调查时发现,有一公司冒用他人保健食品生产批号,非法生产保健食品,尔后销往全国各地。

根据案件线索研判,专案组逐渐摸清了该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生产销售假冒保健品窝点。很快,民警就锁定了一栋出租公寓一楼,并找到了该公司的厂房。

“厂房条件极其简陋,现场堆放了大量的人参、燕窝等保健食品。”民警杨银峰说道。

简易出租房形成生产线

经查,该厂房属于章某富和章某钱。兄弟俩都在保健工厂上过班,对各种生产细节了然于胸,分别注册成立“厦门仁康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鑫富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仁康药业(厦门)有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保健品的贸易。章某钱说,他利用人脉,很快打开销售渠道。

其实,他们在未取得保健品的生产许可资质的情况下,冒用他人的批文批号,通过采购未经贴牌、包装的保健品半成品,委托他人制作、印刷“仁康”等品牌的贴牌标识,雇用10多名工人,组成一流水线,采用人工贴膜、贴标等程序对半成品保健品加工为成品销往全国各地的小超市和城乡接合部。

去年8月13日,专案组在湖里区一厂房内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章某富、章某钱,缴获大量西洋参含片、铁皮枫斗、人参饮品等保健品,以及包装器械、产品包装盒等。

民警揭秘如何辨别真假

经办民警杨银峰介绍,犯罪嫌疑人以每瓶2元钱买进半成品,通过贴上正品保健品品牌外衣,便以正品价格销往全国各地。

民警提醒,这些假冒的保健品和真品真假难辨,购买保健品应到正规药店,也可登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网站查询保健品的批准文号是否真实,产品名称、范围、生产厂家是否符合。属于保健食品认证的有一个“蓝帽子”标识。

(本报记者 黄秋云 实习生 汤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