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八個月,這座省會城市迎來新市長!


空缺八個月,這座省會城市迎來新市長!

王新偉。圖/人民網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空缺8個月後,河南省會鄭州終於迎來新市長——51歲的王新偉當選。

9月30日,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會議選舉王新偉為鄭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王新偉原系安陽市市長。更大層面看,河南官場新一輪調整的序幕已然拉開。

插曲

年初以來,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一職,已空缺長達8個月時間。無論是作為省會城市,還是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角度來講,該市領導班子建設都亟待補缺。

1月下旬,時任鄭州市長的程志明被擢升為黑龍江省副省長。至此,圍繞誰能出任鄭州市長,不免成為外界熱議話題。

從近年來情況看,鄭州市長的遴選範圍大致有三:

一是從市委書記中選,比如吳天君當年由新鄉市委書記,調任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二是從省轄市市長中選,程志明原系南陽市長,2016年5月轉任鄭州市長;

三是從省直廳局長中選,現任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當年就是由河南環保廳廳長轉任鄭州市長。這裡也有一個前提,馬懿原為鄭州市委常務副書記。

事實也的確如此。2月6日,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任命王戰營為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職務的決定》。

這次會議還表決通過了關於接受程志明辭去鄭州市人民政府市長職務的決定。

王戰營原系商丘市委書記,程志明也已出任黑龍江省副省長。按理說,這個程序再正常不過。

事實往往又出乎意料。王戰營出任鄭州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前後不到兩週時間,又返回商丘,繼續擔任市委書記。

這個小插曲,也讓鄭州市長人選變得不確定起來。

決定

9月22日,鄭州市委召開全市副市廳級以上領導幹部會議,宣佈河南省委決定:王新偉任鄭州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他原系安陽市市長。

9月25日,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聽取、審議並表決通過了《關於任命王新偉為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職務的決定》。

至此,鄭州市長人選在時隔8個月後,算是明朗。

為什麼是王新偉?

9月22日安陽日報頭版,還刊登著他以安陽市長身份參加頭天下午有關政務活動的消息。他履新鄭州的消息可謂事發突然。

不過,按照前述分析,把王新偉放到鄭州,也在正常遴選範圍之內。

用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的話說,王新偉同志黨性觀念強、工作經驗豐富、開拓創新意識和能力強、作風務實過硬,省委決定讓這樣一位年富力強的優秀領導幹部到鄭州工作,是對鄭州領導班子建設的進一步加強。

王新偉表示,省委決定我到鄭州工作,這是對我的極大信任,我堅決擁護並完全服從省委的決定。他表示,將乾乾淨淨地為黨工作、為鄭州人民服務,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向組織、向歷史、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王新偉1967年8月生,河南寶豐人,畢業於浙江大學,研究生學歷,是一個學者型官員。

援疆

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平頂山水務局任計算機中心主任、國稅局信息中心主任,自此在家鄉平頂山工作了17年。歷任市委組織部知工辦副主任,幹部考試中心主任,湛河區委常委、副區長,新華區區長,舞鋼市市長。

2008年10月,王新偉通過公選成為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在此期間,他與程志明恰好為同事,程擔任過兩年多的水利廳副廳長。

王新偉在水利廳工作期間,有過三年多的援疆經歷,擔任河南援疆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總指揮,哈密地委副書記,農十三師黨委常委、副師長等職。

在河南援疆幹部的印象中,王新偉對援疆工作充滿激情,他口才好,文采也頗佳。

有報道說,2011年3月23日深夜,在十三師河南援疆幹部公寓,王新偉寫下了“子夜天山獨立北,寒風明月誰人醉?孤燈入夢望堯山,春風可否回家園?壯志人生赴邊關,縱橫逸氣不負天。故國去次五千裡,白髮猶是心最牽”的詩句。

即使後來履新安陽,他也曾在2014年中秋節,寫下題為《獻給戰友》的詩,懷念援疆歲月:

“總有些記憶,融化在奔湧的血液裡。那是你燃燒的激情,點燃我心中的火炬;總有些感情,沉澱在生命的旅程裡,那是你赤子的情懷,溫暖我滄桑砥礪;總有些牽掛,湧動在歲月的長河裡,那是你殷殷的囑託,讓我魂牽夢繫。在天山,在太行;我和你,在一起!”

援疆工作期間,王新偉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建設兵團評為“優秀援疆領隊”,記二等功。

2014年2月,結束援疆的王新偉出任安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次年底升任代市長,2016年2月任安陽市長至今。

王新偉的履新,也拉開河南新一輪官場調整序幕。

在安陽,同期由鄭州市委副書記轉任安陽市委副書記的靳磊,此間已當選安陽市市長。

在濮陽,楊青玖已當選濮陽市市長。他原系焦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

在省直機關層面,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蘇長青,已轉任河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空缺八個月,這座省會城市迎來新市長!

圖/圖蟲創意




文:《中國新聞週刊》新媒體主筆 城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