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特色街头小吃“满煎糕”,是闽南人最喜欢的面食!

满煎糕是闽南人常吃的一道面点食物,别看它外表平平,中间可是非常有意思的,中间层的组织空洞比较大,切面层看起来像“牙齿”状,刚出炉的时候吃,表皮会有点小脆,而中间的糕体很Q,如果放到隔天,表皮会由于过多时间接触空气而软掉,夹馅是花生芝麻糖馅,一口咬下,花生糖的香在口中环绕。


泉州特色街头小吃“满煎糕”,是闽南人最喜欢的面食!


满煎糕呈锥形,内似蜂窝,食松软,夹层香甜,是冬春季节的佳点。清晨起来,胃口还没完全打开,喝上一杯刚榨好的豆浆,配上刚出炉还冒着香气的满煎糕,日子顿时神清气爽。如果经常早上喝花生汤的闽南人,除了油条就属满煎糕是最多人的选择。

在卖早点的小摊上,经常能看到满煎糕的身影,一般都是已经冷却的,很多闽南人根本满意机会吃到热腾腾的满煎糕,因为做出来的时候都是半夜时分,然后早上才能开始销售,这样才能供应给市场,如果想现做现卖,基本上生意不会太好,毕竟赶不及。


泉州特色街头小吃“满煎糕”,是闽南人最喜欢的面食!


真正的满煎糕的出现是与清代左宗棠有关。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入福建时,左宗棠在马尾创建造船厂,推荐汉人沈葆祯主持。为了使清兵吃饱且不扰民,他决定在煎饼上加以改进,利用福建盛产蔗糖及花生仁让传统咸面饼卷大葱、沾辣椒变成甜食。

于是他把糖与花生仁碾碎,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使兵勇在海上练兵后更容易入口,更容易携带。宗亲中也有至泉州清军驿驻扎者,仍传入满煎糕为食。1883年左宗棠再次誓师福建,满煎糕也随王部传入台湾。所以很多台湾小吃都是闽南地方带过去的。


泉州特色街头小吃“满煎糕”,是闽南人最喜欢的面食!


满煎糕在一些闽南城市里面已经很少看到,但是在农村或者镇区里面,还是有它的身影,因为闽南人不太喜欢吃面食,所以满煎糕只能算是很特有的一种存在,经过好多年的演变,它始终没有多大的变化,一直保持着甜味,形状也是永远锥形,只不过满煎糕的价格卖的很低,所以利润并不高。


泉州特色街头小吃“满煎糕”,是闽南人最喜欢的面食!


其实有很多以前特别有名气有好吃的街边小吃,慢慢的已经消失不见,那些只有老一辈的闽南人才懂得它们的做法,可是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它们消失掉,满煎糕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