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与滴滴出行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合作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该公司用来管理滴滴出行旗下部分车队。在这间新合资公司当中,大众将是滴滴合作的唯一股东,大众持股40%,双方未来将组建一支十万两车队,虽然双方声称该合资公司采购的车辆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来自大众,但显然,大众集团此次与滴滴合作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大众在华每年10万新能源车销量问题。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被双积分制裁的大众集团

据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2017年,大众集团在国内两个合资公司的双积分情况,两公司的燃油消耗表现良好,均达标了大额的燃油消耗正积分。不过双积分这把刀又来了,从2019年起,大众在华的这两间合资公司将面临高额的新能源积分考核。

以工信部公布2017年大众在华的两间合资企业燃油车产量为基数,按照3.5%为年增长率,测算出这两间公司在2019年和2020年所要达到的新能源积分需求,那么这两间公司合计要分别达到41.77万元和51.88万元。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根据最新的新能源车型积分标准,就算事按照单车最高的6分来计算,大众在华的这两间合资公司需要在2019年产出69624辆新能源车型,在2020年产出86473辆新能源车型产量。

大众滴滴合作就为了反制裁双积分?

2017年4月24日,大众加入滴滴发起的洪流联盟仅一周,声称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交通和出行服务生态。通过滴滴出行公布饿信息显示,参与本次滴滴发出的“洪流联盟”的企业多数为整车制造企业,如北汽集团、长安汽车、大众汽车集团等,另外少部分是博世、宁德时代这样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四维图新等服务提供商。

滴滴成立洪流联盟之后,大众汽车集团是与滴滴出行的合作是目前的第一个项目。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其实大众此次与滴滴合作也是存在着对未来布局的危机感,随着日后出行服务在一线城市日益普及完善,城市内私家车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这让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深感危机,使得他们开始重新调整策略、调整业务布局,得重新寻找未来新的收入来源。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毕竟在日后随着技术进步,汽车制造商一直担心会沦落为像富士康这类的代工厂,就专门帮人家代生产车型,可自身技术却没啥长进。如同富士康那样就算每年会为苹果在内的多家手机公司生产数千万台手机,但富士康得到的只有很少的代工费。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大众集团一位高管对外表示:“在未来新的出行生态中,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客户是谁,他们的消费需求是什么,同时我们的战略应该怎么转变?”

大众此次与滴滴合作也是看上了,滴滴出行每天运营的车型收集了大量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数据,这项合作正和大众心水,可以接触到滴滴出行这些海量数据的机会。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据了解,大众与滴滴合作此项协议会在5月初签署,大众将为滴滴管理一支具有1万辆的车队,其中车辆有2/3来自大众汽车集团。此外,大众也将与滴滴共同购买一些新车,以填充车队的规模。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合作大众将为滴滴出行研发适合他的专属汽车,一旦合作开始实施,大众汽车集团将增加一条新的创收渠道。

压力巨大的大众

大众集团现状在新技术、新出行领域并不理想,已经落后其竞争对手戴姆勒集团、宝马集团。

2017年3月28日,戴姆勒集团与宝马集团联合宣布,双方将合并汽车移动出行业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可持续智能出行服务。查询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奔驰的Car2Go和宝马的DriveNow汽车共享服务已经在全球超过31个城市运营。其中,奔驰有1.4万辆车,近200万用户;宝马则有6500辆车,用户100万左右。双方合并之后,新公司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共享出行服务商之一。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戴姆勒与宝马的合作让大众不得不重视起来,并且要采取措施加快速度追赶,目前,大众汽车筹备了150亿欧元资金,用于投资自动驾驶、数字化、电动汽车、新出行领域等。笔者搜索到的资料显示,大众汽车集团已经投资了一家名为Mobvoi的人工智能公司,该公司中文名字为“出门问问”,是一家共享出行服务公司的首汽约车,以及一家二手车交易公司。

一方负责生产,一方负责销售

早些日子之前,大众就与江淮成立了合资公司,双方将联合开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产品。与江淮合作也可看得出来,短期目的是为了应对中国政府的新能源积分考核,毕竟大众燃油消耗表现优秀,燃油积分未来几年达标都不成问题,可新能源积分就令大众就不得不另谋出路了。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对于目前在中国几乎没有新能源车销量的大众集团来说,就算新能源车型生产出来了,可是没有销量,那也是绝对接受不了的事,至少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说,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充斥着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不成熟新能源市场,一方面是高昂的售价怎么解决10万新能源车的销量,这些都是大众将要面对的问题。

这不,正愁着问题怎么解决,滴滴冒出来了。选择与滴滴合资,就成了大众汽车解决新能源产品销量的问题最佳解决方案了。上汽旗下的EVCARD等案例,都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

大众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的背后,隐藏着未来出行什么规划?

全文总结

从此次大众与滴滴合作看来,双方都是各取所需。对于滴滴而言,滴滴能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从大众其他合资公司购入新能源产品,更低的购车成本,降低了网约车的经营成本,这些都是有助于提高滴滴大众在网约车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于大众而言,即使滴滴大众前期赚不了钱,只要不亏钱,达到日后每年生产十万辆新能源车型的指标,大众的目的就能实现了。另外此次合作对大众还有一点好处,一旦大众从滴滴出行获得了更多的消费者出行数据,这些数据有利于助其在面向未来商业和产品规划时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