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下次想抱怨工作时,不如这样做|职场

当你下次想抱怨工作时,不如这样做|职场

引言

生活不易,有的人满脸笑容,有的人却满腹牢骚。如今,抱怨几乎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性,在职场也司空见惯:对领导/同事/下属不满、工资低、任务多、会议无效等等。

但若细想,当你在抱怨这些的时候,得到了什么?事实上,抱怨没有让人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反而使人失去自己宝贵的时间。那么,当你下次想抱怨工作时,不如这样做....

本文共2283字,建议阅读时长3min

我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3:20了。我已经打了超过一个小时的电话,一直都在听科技公司Jambo的高级经理Frank抱怨他的老板Brandon。

“他太散漫了” , Frank说,“他会像跳着华尔兹一样进入会议,注意,他已经迟到了。然后跟我们分享他最新的点子,这些点子总是与我们目前的计划毫不相干。他还会对我们所做的一切进行微观管理,重新划分我们的工作,哪怕我们还是得对他忽略的事情负责。这还不是最糟的,他对这一切毫无头绪还认为自己最厉害。在昨天的会上……”

这并不是我在Jambo听到的唯一抱怨。早些时候,我与公司里的其他人,包括董事会成员进行了交流,他们不仅仅是在抱怨Brandon,也在互相抱怨。

我也和Brandon直接谈话,他确实如Frank所言将自己视为强力领导,同时,他也对Frank等人和董事会满心不满。

我把一周内在Jambo听人们互相抱怨的时间加起来:3小时45分钟,而这仅仅是他们对我发表抱怨的时间。

不幸的是,这并不罕见。我的朋友,遗产执行人Marshall Goldsmith采访了超过200个客户,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大部分员工每周花费超过10个小时抱怨或者听别人抱怨他们的领导,更令人吃惊的是,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花了超过20个小时。”

而这居然还不包括他们抱怨同事和下属的时间,若你特地在日常经验中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这很准确。

那么,你想象一下用这些抱怨的时间,能完成多少工作。

01:我们为什么会抱怨他人

因为这感觉真的很棒,还没有什么风险,也很简单。

事情是这样的:有人惹恼了我们,我们对他的不当言行感到不满,或者生气、沮丧、甚至受到了威胁,这些感觉在我们身体里积累成能量,真正造成生理不适。

当我们抱怨时,不适感开始消退,因为抱怨释放了积攒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我在发泄,我在发脾气”(但一会儿后,我们会看到,这种消退并非释放,而是扩散,导致它长大)。

此外,当我们和看上去赞同我们的人抱怨时,我们在寻求安慰、归属感、连接、支持和辩护,这些新鲜的、全新的好感觉会抵消原来的坏感觉。

抱怨改变了消极/积极能量的平衡,至少是在一个短暂的瞬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可靠的过程,甚至有成瘾性。

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哪怕抛开被浪费掉的时间不谈):正如其他所有上瘾的东西,我们在喂养一个毁灭性的、永不停息的循环。压力释放的好感觉只是幻觉,事实上,我们抱怨的越多就越容易沮丧。

因为当我们通过抱怨排遣积怨时,我们是将之排向侧面。我们从来不会直接找造成怨气的人,而是找亲朋好友;我们没有直接对话以解决问题,而是找同盟;我们不是在识别有用的行动,而只是在乱发脾气。

当你下次想抱怨工作时,不如这样做|职场

02:为什么抱怨不可取

抱怨会导致一系列功能失调:小团体、排斥和拖延,因为它代替了高效的交流,强化了不满足,激怒了其他人,破坏了信任并且让抱怨者显得很消极。久而久之,我们成为了抱怨的来源,成了文化土壤中的毒种子。

更糟的是,我们的抱怨放大了抱怨之初的沮丧,将之变成了毁灭感和烦躁不安。

好好想想吧,如果有人在会议上大吼大叫,然后你去下一个会抱怨刚刚吼叫的人,第二个会上的人也感受到了吼叫的威力,开始为之感到不适。在他们的支持下,你短暂的情绪发泄转变成义愤填膺,更加剧烈,你又将最初的不适感体会了一遍。

换言之,在这股能量消退的同时,它其实是在散开。你用来想这件事的时间被延长成了几个小时,有时几天、几周,并且你还不断增加想这件事的人。

而这抱怨,根本就没有改变什么。

事实上,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抱怨是一种逐渐滑向不作为的暴力,它取代了行动的需求。如果我们不抱怨,而是允许自己感受这股能量而不急于排遣,这需要一些情绪勇气,而我们就能将它善用,也就是让它来引导积极的行动。

当你下次想抱怨工作时,不如这样做|职场

03:想抱怨时该怎么办

那就抱怨,只是要直接面向那个你想抱怨的对象。

与这个在会上吼叫的人交谈,如果他不听,去找他的上司。如果你不想这样做,那就说:“等等,让我们在交流中尊重彼此。”如果你当时没有抓住机会这样做,也可在事后与他们见面时再表达这个观点。

当然,这样做更需要情绪勇气,毕竟它更可怕、更冒险。但这正是为什么情绪勇气值得发展,它能给你在问题一发生时就改变事情的潜力。如此一来,你就不再是负面影响,而是成为了领导者。

如果你想要在这过程中获得勇气,那就让你抱怨的冲动成为你当场做出行动的触发器:

1、注意到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也就是让你想说“你能相信刚刚发生了什么吗”的那个感觉(例如,有人在会议上对别人大吼)。

2、深呼吸,好好体会你的感受而不要被情绪淹没,意识到哪怕情况艰难,你也是安全的(例如,感受,但不回应)。

3、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中,有什么是值得抱怨的(例如,在会议中对他人吼叫是不对的)。

4、决定你能做什么并且划下边界,请别人改变做法或是改善情况(例如,“让我们在交流中彼此尊重”)。

5、在你的观点上继续(例如,真正地直接说出:“让我们在交流中彼此尊重”) 。

这些比起抱怨来困难得多,但也高效和有价值得多。

等等,你也许会抗议,我抱怨的唯一原因就是我对这种情形毫无办法啊——我怎么能对老板要求尊重?

你也许是对的,很多人抱怨的确是因为他们觉得无能为力。

但这也是对的:大部分人的权力比他们相信的要大,哪怕面对的是他们的老板。说出“我知道你很生气,这让我感觉很难受,我们能换种温和的方式交流吗”也许是值得的。

这是在冒险,因为对方可能会大发雷霆。

但也可能你会获得对方的尊重,一句话改变组织的走向,并且把数周的抱怨转变成高效的交流时刻。

我不止一次见到一些人能够获得在场所有人的尊重,因为他们有勇气直言,并且是充满激情的,真诚的。并且几乎每一次,

人们都会惊讶于被冒犯之人的反应——他们竟然对反馈有如此高的接纳度。

让抱怨和它背后的情绪成为警示旗:有事不太对劲,但你并非束手无策。

本文编译:李曌

当你下次想抱怨工作时,不如这样做|职场

沪上阿姨现煮茶饮正在融资,菁财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沪上阿姨主打健康现煮茶饮,成立5年店铺近千家,开店成功率超过95%,深扎三四线城市,区域强势品牌,未来目标千城万店。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门店拓展、供应链建设、IT系统搭建以及团队储备等。

如需约见本项目或了解具体情况,请联系菁财资本本项目相关负责人:

葛贤通(上海)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为一家研究驱动的咨询式精品投行,菁财资本主要为大消费及智慧物流等成长期优秀创业公司提供卖方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秉承“以行业最顶级的服务,服务行业最优秀的创业者”的理念,凭借对行业现状和前景的独特理解、强大的研究咨询定价能力、精细化的服务管控力以及优良的品牌信誉度,已服务众多优秀创业公司。关注“菁财资本”,欢迎更多的创业公司与我们链接,实现产业与资本的协同作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