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遥想当年,骑着快马的士兵,穿过石泉古街,疾驰子午古道,将搏得美人一笑的荔枝送到长安。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石泉老街,这是一个有故事、有历史的地方。这段全长1000米的古街,曾经商贾云集、贸易繁忙

石泉老街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城南部,全长1千米,历史上曾经是商贾云集、繁荣富裕的商贸一条街,它见证过石泉的荣光。

近年来,按照传历史文脉,促四态融合的理念和保护文物,经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建设,现在石泉老街变成了外美内秀、形神兼备、古韵犹存。

通过不懈努力,石泉老街和他的“老伙计们”,被打造成了汉江石泉古城4A级景区,接下来,石泉古城带上他的“老伙计们”集体登台亮相。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县城老街

  县城老街全长1千多米,老街古朴幽静、青砖灰瓦、飞檐吊角、古朴悠然,古街居民生活惬意。

  夜幕来临、灯光璀璨、美食飘香。

  色香俱全的美食,县太爷的巡游,汉朝女子的典雅,吸引着各地游客们驻足欣赏。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江西会馆

  江西会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角翘起、筒瓦盖顶,门窗、斜撑、柁峰板上均刻有不同的花纹图案。

  堂前门楣上有一箔金匾烫有“江西会馆”四个金字,门口至今还悬挂着历经多年风雨的的楹联。

  “且把玉壶雀舌几番吟到月浸字,不问石砚羊毫一样染成烟雨景”很恰当的道出了这里的人们步履从容、心平气和,与人为善的生活境界。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禹王宫

  禹王宫,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座落于老街东门内,由前殿和后殿组成,前后相连,亭阁星罗密布。

  前殿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精致秀雅,古香古色,供奉有大禹神像。

  后殿东西山墙对称开西式高窗,叠砖上施以花卉、挽花结带等彩绘。

  整个建筑群风格古朴典雅、气势不凡,显得十分庄重和气派!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东西城门

  石泉有东西南北古城门,保存完好的有东西两座城楼。

  东门上矗立着三层八角宝塔形城楼,造型美观、建筑精巧,门顶上有“远瞻金州”四个大字。

  西门与东门遥遥相对,门顶上的“秀挹西江”是清代乾隆年间知县李照远所题,描绘的是城西汉江的俊秀之美。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石泉县衙

  石泉县衙门牌雕梁画栋,大门两侧书写着一幅对联。

  上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

  此联出自清朝康熙年间河南内乡县衙高以永所撰,阐述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时时刻刻警示着后者勿忘初心!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县博物馆

  石泉博物馆位于老街中段,根据馆藏内容陈列布置为七个单元。其中不但有来自远古先民的文明曙光,也有历史人文、蚕桑发展的见证。不但有鬼谷子教授苏秦、张仪学习的情景再现,也有子午古道沟通南北的相关介绍。不但有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的数据资料,也有革命老区峥嵘岁月的展示,充分展现了石泉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和壮美史诗。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依江而建,整个园内四季常绿、景色宜人。

  站在江边,既可欣赏汉江锦绣风光,又可散步栈道河堤,感受江风拂面。古韵悠长的文化墙,无数的碑刻书法,静静地辉映着小城的古雅之气。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鬼谷子广场

  石泉是鬼谷子隐居授徒的地方,是鬼谷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一尊巨大的铜像就是鬼谷先生,只见他面容清瘦,俯览汉江,眉宇之间透露着仙风道骨之气。

  右手食指竖立、意在点化世人,左手托着一柄长卷,寓意着智慧的传承。

  脚下石刻着他著名的《鬼谷子十三篇》, 广场正中的对弈者,是他最得意的两个弟子,苏秦与张仪。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老街与“老伙计”变身石泉古城 这个4A级景区古韵犹存

 石上清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石泉因“城南石隙多泉,泉水径流不息”而得名,石上清泉的石头都是红色的,当地人称它为“红石包”。

  它属于丹霞地貌,这些红色的砂砾岩层,受到了千百年来的风霜侵蚀形成了的这片美丽的红石包,红石包在古时候也是重要的码头

  华商记者 张建全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