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称霸不是偶然的——“食马不罪”让他成就千古佳话

气度决定高度。“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之所以有流传千古的高度,他的雍容恢弘的气度当为首功。

秦穆公称霸不是偶然的——“食马不罪”让他成就千古佳话

在秦国开疆拓土的春秋征战中,秦穆公谋深智远,志向远大,东挡西杀,为秦王朝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走向强大的大国基础。在秦晋大战龙门山的决定性一役中,两国国君秦穆公和晋惠公各自率军参加战斗。激战正酣中,秦穆公深陷重围眼看要成为晋俘,不料奇迹出现了“只见正西角上一队勇士,约三百余人,一个个蓬首袒肩,脚穿草履,步行如飞,手中皆执大砍刀,腰悬弓箭,如混世魔王手下鬼兵一般,脚踪到处,将晋兵乱砍。”(《东周列国志》)这样就导致了不同的战局和结果:晋惠公被俘蒙受耻辱并最终割地求和,秦穆公绝处逢生秦国获得大胜。

秦穆公称霸不是偶然的——“食马不罪”让他成就千古佳话

那么营救秦穆公并改变战局的这些“勇士”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为什么要救秦穆公呢?原来一次秦穆公曾出猎梁山,夜里多匹良马被岐山下三百余野人盗去分食。穆公不仅不派兵捕杀(穆公说:“马已死矣,又因而戮人,百姓将谓寡人贵畜而贱人也。”),而且认为吃马肉不饮酒则伤人,及时赐以美酒,致使野人感恩戴德。当听说穆公伐晋,三百余人个个争先,人人奋勇,舍生忘死前来助战,一举打败晋军救出穆公。

秦穆公称霸不是偶然的——“食马不罪”让他成就千古佳话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秦穆公民贵君轻的治国思想,再加上其个人宽宏大度的人格魅力,从而收获了百姓助战救主的丰厚回报,演绎出了“食马不罪”的千古佳话。

秦穆公称霸不是偶然的——“食马不罪”让他成就千古佳话

读史可以明智。放眼现实工作和生活,一些民众和工作人员难免出误犯错,只要不是原则性、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领导者、管理者完全不必大动肝火,动辄得咎,甚至从个人尊卑、好恶、颜面出发,必欲打击、严惩而后快。风物长宜放眼量,要多从事业大局出发,多从人本角度切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爱惜。这样,团结就会出战斗力,和谐更会出生产力,会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赢得更大的成功。当然,包容并不是讲究一团和气,原则不分,而是要明辨是非,志存高远,以人格赢人,靠气度定局。(赵永奇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