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諸葛亮對四川的評價很高:“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但事實上,劉邦都南鄭,在漢中,漢王朝也並非出自四川的政權。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理想是豐滿的

不僅如此,在歷史上,以益州之富、山川之固為依託的古代政權,從未產生過爭霸全國的霸主,甚至連半壁江山也不曾佔有。他們反而屢屢被外來力量所攻破。

這是為什麼呢?

翻開四川的地圖

四川,因宋代分置川峽四路(即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和夔州路)而得名。顧祖禹說過,“以四川爭雄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最次也能恃其險而守。”有如此判斷,首要原因是其險要的地形,其次是豐富的物產。

古往今來,川東稱巴,以重慶為中心;川西稱蜀,以成都為中心。

巴蜀“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東為巫山,南有大涼山和大婁山,西鄰橫斷山脈,北接米倉山和大巴山。以長江為橫軸,大渡河入岷江匯入,渠江、涪江入嘉陵江匯入。密集的河流,不僅提供了航道,也為農業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對於四川盆地的經濟潛力,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任乃強曾經概括,“若以四川盆地與黃土之黃河平原比則無亢旱之虞,與衝擊之江浙平原比則無卑溼之苦,與三熟之廣東平原比則無水潦之患,與肥沃之松遼平原比則無霜凍之災”。亢旱之虞與卑溼之苦

(下圖分別位於陝西、江蘇)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放眼全境,成都紡織業發達號稱錦官城,自貢產鹽、臨邛產鐵、瀘州產酒、遂寧產糖,整個平原“山林澤漁,園囿瓜果,四節代熟,靡不有焉”,使得巴蜀自古至今以富庶見稱。

此外,盆地外圍還有兩個地區,在地緣上與巴蜀不可分割。

一是北面的漢中谷地,位於秦嶺和大巴山之間,漢水自西向東流過,域內多小盆地、丘陵和低山。其北有陳倉、褒斜、儻駱、子午谷等道越秦嶺與關中相連,其南有金牛、米倉、荔枝等道與川中相接。自古至今,漢中都與巴蜀唇齒相依,是抵抗北方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南四道,北四道,南北組合好多道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二是川西南高原,建國前一度歸西康省,後重新劃歸四川,位於青藏高原東南一隅,平均海拔3000~5000米。整個地區山高谷深,山河相間,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礱江、沙魯裡山和金沙江平行排列。

川西平原雖然是四川的精華

但遠不是四川的全部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唐代遠征南詔大敗,遠征軍遠離川中,補給線過長是重要原因。宋代在四川設茶馬司,建立茶馬貿易制度,使“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里來”,與吐蕃等部建立戰略聯繫。自元開始,此地始納入王朝版圖,因聯通西藏、雲南,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不越過這一座座山,是到不了西藏的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放在更大的格局內來觀察,以巴蜀為中心,北邊是乾燥的陝甘地區,有劍門棧道和嘉陵江直通秦隴和漢中;南邊是溫暖溼潤的雲貴地區,有“蜀身毒道”通往印度;西邊是高寒的青藏高原,有茶馬古道相連;東邊適合農耕的江漢平原,有長江水道與江漢平原相通。可以說是關起門來自成一體,打開門來直通四方。在中國是偏僻

在整個南方亞洲來看是樞紐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四川的三種狀態,細數四川的歷史,它和中央王朝的關係可以劃分為三種狀態。首先是統一狀態,主要為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大一統王朝。

在這種狀態下,巴蜀一般起到三重作用:

一是重要的財稅賦源地。如秦將司馬錯在前316年伐蜀後,秦益強富厚,劉邦爭雄天下巴蜀提供也物資不可少,史載“蜀川土沃民殷,貨貝充溢,自秦漢以來迄於南宋,賦稅皆為天下最”;

即使放在中國來比較,四川都是巨大的人口中心,而古代長江和珠江流域尚有待開發,四川的人口權重會更大。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二是穩固的戰略後方。四川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唐玄宗、唐僖宗都曾入川,以避潼關以東的兵鋒。抗戰之中,重慶、四川也為抗戰大後方;重慶這還是第一次當首都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三是以川制邊。唐與吐蕃,曾經在川西爆發過激烈的維州(理縣)之戰,四川對西藏的威懾首現。待元朝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四川則從西部邊陲變為了內地前哨。後來乾隆帝以大小金川之戰穩固川西形勢、1950年解放軍18軍主力從四川出發進藏,都是元朝以後四川定位變化的體現。第二是分裂狀態,主要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宋金等時期。

當中國進入南北方對峙的狀態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如果南方政權失去秦嶺,則漢中、安康失去屏障,四川雖有巴山、劍門之險,往往難以自顧。且四川地居長江上游,自川東下,長江天險盡失,則東南危在旦夕,是為蜀舉而吳楚之魄已奪。

如蒙軍拿下漢中至關重要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從此,歷史上,秦克楚黔中郡、晉滅吳、西魏並巴蜀、隋滅陳、唐滅蕭銑、蒙古攻四川,都是循著這一思路推進,並獲得成功。反之,從南方看,東晉滅譙縱、南宋平吳曦之亂,都是恢復南北均勢的努力。因此,南北分裂時代,四川往往是決定南北天平朝向的重要砝碼。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入蜀再滅楚是最重要的一步。從此打破了被秦、楚、三晉之間的平衡,趙魏韓的敗局似已註定。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第三是割據狀態,主要有公孫述、蜀漢、成漢、前後蜀、明夏、張獻忠等政權。這些政權,除了蜀漢有過主動出擊的記錄,其他基本上是滿足於巴蜀一隅的富庶,胸無大志,連半壁江山都未曾擁有過。

蜀漢有所作為,也是因為當時關中仍非常重要,若拿下關中,入主中原仍有希望。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顧祖禹斷言,“恃其險而坐守之,則必至於亡”。但蜀地險則險矣,卻難完全自守。瞿塘險峻,岑彭、劉備、桓溫、朱齡石、劉光義,湯和都曾溯江而上,走岷江、涪江等入川中直搗成都。劍閣難攻,鍾會、邢巒、尉遲迥、郭崇韜、王全斌等都曾越過劍門關,直抵成都城下。近年重建的劍門關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當外部勢力完成整合之後,四川的規模體量畢竟太小,即便擁有山川險固,也往往是徒勞的。

分析未能統一天下的原因

明末清初的歐陽直公著《蜀警錄》,曾言“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那麼,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每逢天下大亂,四川必定產生稱雄一時的實力派,然而為什麼無法更進一步呢?

首先是距離政治中心過遠,四川政權往往難以保持遠征的強度。作為西南之首,四川割據政權自保足矣,爭霸天下難矣。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自周至清,以大一統王朝的都城遷移為證,大致是自關中的咸陽、長安沿黃河東下,至洛陽、開封,其後經濟重心南移到江南,政治中心北移到北京。四川政權很難出川爭霸天下,在於攻打南方的經濟重心江浙,中間隔著荊楚;攻打北方的中原,中間還有關中。而且隨著中國政治經濟中心的不斷東遷,四川離都城是越來越遠,也就是離爭霸天下的核心區越來越遠。以明夏為例,當朱元璋、陳友諒廝殺,明軍北伐大都的時候,明夏無所作為,坐觀明朝統一天下。那它的最後覆亡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首都在長安洛陽離得還近點,東遷後則越來越遠了。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第二是地理形勢的限制讓出川和入川一樣困難,影響了北伐的質量。李白作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山川的險要,成就了割據四川的梟雄,但是也限制了他們進一步的發揮。三峽、秦嶺固然為四川政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護城河,但是域外的力量同樣可以以三峽、秦嶺為籠,將四川的力量牢牢鎖在巴蜀以內。

只恨當年不通車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劉備發兵東吳,被陸遜大敗於夷陵;諸葛亮六出祁山,始終不能染指關中,進而無法逐鹿中原;南梁侯景之亂,武陵王蕭紀東出三峽欲參加皇位爭奪戰,但是被江陵的湘東王蕭繹打敗,兵敗身死,糾其原因,就是地理不便,被域外力量甕中捉鱉。

諸葛亮縱有天妒之才,也難以在大山對面站穩腳跟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第三是割據政權往往陷入內耗,組織度明顯下降。

四川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是有趣的是,史上的割據政權,無一例外,全是川外人士建立。自公孫述到張獻忠,蓋莫例外。

有圖有帶路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但空降領導人對本土大族的控制往往不緊密,很容易造成內耗。如蜀漢建立,元老派、荊州派、東州派以及益州本土派之間矛盾重重,甚至導致了北伐斷糧的危局。

而這些從外部入川者,多是在爭霸中相對弱勢一方。比如公孫述、前後蜀的建立者王建、孟知祥等,在風雲變換之際入川,往往有一種被打怕了,想依靠險要保得富貴的心理。近代巴蜀史學家廖平曾經評價道,“王、孟之世,驕淫侈肆,曾無遠謀,挾中夏之全力震之,則其勢易舉”。

這等貨色自然是守不住的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回顧歷史,依靠山川之險稱雄的刀光劍影、鼓角爭鳴已成往事。放眼今朝,四川正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和中巴經濟走廊、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交匯地帶,發揮著承南接北、通東達西的重要作用,地理優勢有了新的凸顯。

還要加上滾滾巨大的流量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正所謂,蜀道從來難,但攔不住南北商賈絡繹的腳步;盆地四面山,也遮不了巴蜀兒女連通天下的雄心。過去在全國爭霸中落於下風的四川,在新的經濟和政治形式下,一定會勃發出更多屬於自己的精彩。

END

為什麼四川不能統一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