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開始,中國就已經有了書院。唐玄宗時,曾設置了麗正書院,且集中了當時全國最著名的學者,進行寫書、講書。到了宋代,程朱理學崛起。於是,講學之風日盛,書院的創辦也更加廣泛。數百年的發展下來,這些書院已經不限於講解和校正典籍,而主要是進行專門的學術講座和學術辯論,從另一面為國家培養人才。
到了元朝,除了官辦的書院外,私人辦的學院也開始盛行。他們有的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學術思想,有的則是為了籠絡當時有名望的士紳學子。到了清朝末期,湖南、湖北兩省的書院最為著名,如江漢學院,經心書院,江夏書院,晴川書院。再如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兩湖學院,這是一所具有新式學校規模的書院。1900年,兩湖書院改名為兩湖師範學院,從此便結束了書院的形式。
隨著時間流逝,講學之風慢慢以各種形式深入到了社會底層。許多農夫、樵人、陶匠等都得到了聽講的機會。史載有不少學者“以化俗為人,隨機指點,農工商賈從之遊者千餘,秋成農隙,則聚徒講學,一村既畢,又之一村。當然,歷史上最著名的還是要數以下四大書院。即:廬山的白鹿洞書院、衡陽的石鼓書院、應天的應天府書院和長沙的嶽麓書院。
(一)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廬山五老峰下。唐朝時喜歡飼養白鹿自娛自樂的李渤在擔任任江州刺史期間,在其隱居舊址建臺,故稱白鹿洞。宋代將之擴建為書院,朱熹、陸象山、王陽明等名士都曾在此建院或講學。現在歷經滄桑的白鹿洞書院,其現存的建築為清道光年間所修。其中碑廊有碑百餘塊,刻有朱熹手製書院學規,還有屢次修建時的歷代文人的文記以及名人書法。
(二)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嶽麓山下。公元976年,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創建。公元1018年,宋真宗親賜“嶽麓書院”門額。南宋理學家朱熹曾在此講學,從學者千餘人。現存建築為清代所修,存有朱熹“忠孝廉潔”四字石刻。
(三)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北面的石鼓山,唐詩李寬築廬讀書於此。公元997年,宋朝於此建立書院。1035年,宋仁宗親賜“石鼓書院”匾額。柳宗元、韓愈、范成大、朱熹、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遭到此遊覽或講學。抗戰爆發後,被日軍焚燬。時至今日,僅存有明清兩代的碑刻文物。
(四)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原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城。當時商丘屬於應天府管轄,故而以此為名,亦稱睢陽書院。應天府書院最初為戚同文講學之地,1009年宋真宗在位時期,曹誠就其地耗費巨資修築了150間學舍和1500多卷典籍,並廣招學生。後來,北宋名臣范仲淹亦曾來此任教。元朝建立後,院址遂荒廢。
閱讀更多 大福讀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