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学习计划总是完不成?不只是因为懒!

讲一个困扰无数初中学子的难题:为什么我的学习计划总是完不成?

隔壁万哥:说白了,就是因为懒!

好吧,其实也不全是。

几乎所有学生都会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但几乎一半以上同学的计划最终会不了了之。

其实大部分学生制定计划的思路本身就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给自己定计划,却每次都完不成,最后……去他的学习计划!


为什么你的学习计划总是完不成?不只是因为懒!


那么,到底要怎样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

小唯唯总结了这么几个方面:

一、学习计划制定的原则

1. 计划三要素:目的、学习内容、时间

要制定有效的目标,首先最需要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方面是弱点,才知道要从哪方面做计划。

比如,你英语单词记不牢,你就要制定一个目的在于掌握单词的“复习默写计划”;你的语文阅读理解差,你就要制定一个“阅读理解复习计划”,目的就在于提高阅读理解。

记住,做计划的目的是根据各人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的,不是“参考”别人的,也不是“全方位”阻击的。

有了方向,还需要有学习内容和完成时间。即自己规定自己在某段时间内要做哪些事情。

比如,你在自己的数学复习计划中,规定自己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中,把这一个月来新学的知识点全面复习一遍,于是你就要把需要复习的内容排成序列,假期的时间也排成序列,然后再把这两个序列合成一张复习进度表。

2. 优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计划里,要优先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再谈自由学习时间。老师在制定班级学习进度是多年经验的总结,知道你什么时候该到达什么学习进度。

跟着老师的步子走,没错!

完成作业,剩下的则是自由学习时间。自由学习时间是否充足,不仅取决于学习好坏、做作业的速度,还有你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前期是否做足预习。所以做计划是个系统工作,需要从全局来运行。

3. 从实际出发

千万别脱离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学生在制定计划时满腔热情,往往忽略了实际情况,结果实行起来就感到紧张、困难。

什么是学习的实际呢?

第一是你的基础。学习基础好,就要拓宽加深进一步提高;基础差,就要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其次是接受能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定到什么程度,任务不能太多,要求不可太高,应做到量力而行。假如不知道自己什么接受能力,可以试行实验。

第三是时间的实际。每个学习阶段,自由学习的时间有多少都不一样,灵活制定计划。

4. 计划要留有余地

不要给自己安排得太满。

比如某个阶段有的学科难度大,作业多,这样计划中你做作业任务时间就会增加,而自由学习时间就会减少。计划可能完不成。时间长了,就会对定计划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而不定计划。

5. 及时调整优化

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好之后,要贴在显眼的地方,经常对照调整,检查自己的执行情况。建议一周调整一次。

调整优化的原则是:把难度系数控制在中档。

难度太大,打击积极性,容易放弃。难度太小,没什么挑战,容易松散。

6. 合理的奖惩措施

执行计划必须有一定的奖惩措施的。完成的好当然是玩玩玩买买买咯,劳逸结合嘛;执行得不好那肯定是该学习的时候去玩手机了!那就要把浪费的时间弥补上来,把QQ、微信、视频娱乐软件统统封禁!

7. 有坚持才叫有计划

这时候,才该纠结你懒不懒的问题。

没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毅力,前面这些东西会被统统推倒,做了无用功。

须知,学习计划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只坚持了几个星期就想成绩有个质的飞跃。

但请相信,一步步来,前方就是惊喜。

二、日常时间安排表(参考)

以下的学习计划小建议,以周末没有课时为例,大家可以参考进行。

6点-8点:此时头脑最清醒,体力最充沛,适合英语、语文的朗读、背诵。

8点-9点:研究表明,这个阶段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适合安排难度教大的任务,比如做份试卷、做大题。

9点-11点: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 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以事半功倍。

13点-14点:饭后易疲劳,夏秋尤其如此。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勿过长。

15点-16点:下午的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文科类知识点。

17点-18点: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适宜做理科大题计算题和比较费脑子的作业。

19点-22点: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 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有同学晚上学习效率高,可重点安排。


讲真!

一个遵循学习原则,有属于自己的计划,学习劲头十足,意志顽强,方法也科学的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获得丰硕的学习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