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日本、德国、以色列的科学家经常得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到哪里说理去?

杜达特洛夫斯基


另附一篇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也算是提供了另一个方法的解答。

日本人又得诺奖了,奇怪吗?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的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卓越贡献。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穹天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至此,包括Tasuku Honjo在内,已经有26名日本或日本裔学者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自2000年以来,日本已经有16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不含日裔美籍科学家)。 18年,16人。这个数字着实惊人。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日本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诺贝尔奖呢?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断。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闭幕式上发表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用诗一般的语言宣告:"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时至今日,言犹在耳,然时光已逝近四十载。 中国的科学技术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在诺奖的自然科学领域,只有屠呦呦一个人获此殊荣。这不仅让人想起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近几日,围绕大隅良典获奖的事儿,不少学界大咖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曾在日本九州大学短暂工作了近5年的时间,那已是1997年至2001年之间的事儿了。之后回国,在中科院工作至今。凭借这份经历,作为一名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也凑个热闹,发表点管窥之见。毕竟,我也是那些培养不出来的人才之一,深感责任重大。 凭心而论,我本人对Tasuku Honjo的获奖并无特殊感觉。科学是一门实证主义哲学,需要的是自由开放的创想和勤勤恳恳的工作,播什么种,开什么花。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日本科研界的三个特点。

先定一个小目标 记得我刚刚到日本工作之初的几个月,对于日本人的科学工作方式和目标非常不解。例如,我所工作大学里的研究所,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学者。但他们给所带博士研究生出的论文题目,却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具体的"小问题"。更为奇怪的是,不止一个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如此。当时,我在想,也许日本人真的很笨,大问题他们是做不来的。在日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也和一起工作的日方同事厮混熟了,于是就问他们为何给学生们如此定题目。 然而,出我所料的是,日本教授反而对我如此之问大感兴趣。他们反过来问我,那么你们是如何给学生定题目的呢?我就将我所知告诉了他们。他们听后,大为惊讶!他们认为,出这么大、这么难的题目,学生们怎么可能在短短三年内做出结果呢?他们的另一个疑惑是,中国人为何人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人人都想当大人物呢?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人只要尽自己所能,盯住一件事,持之以恒,一生做出一点点实实在在的事儿,就足够了。 听后,感觉他们说的也颇有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老祖宗虽然早留给了我们这样的警句。但在这浮躁的现在,在一些领域,我们却越来越好大喜功了。各种宏伟的规划满天飞,各种人才头衔层出不穷。然而,人们似乎忘记了,大目标的实现是由无数小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的。在科学面前,没什么大小问题之分,只有已解决和待解决问题之别。而一个科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一方面要求科学工作者能坐得住冷板凳,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大众的支持与信任,让科学工作者有板凳可坐。现实的情况是,科学工作者不断被要求提出新想法,一个计划完成了,得到一些可喜结果后,如果希望接着做下去,就会被认为想法不新了,很难再获得支持。

对待"错误"的态度 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我第一次参加实验室内的小组会(seminar)。在组会上,每个人都要汇报近期的工作,将做过的实验和计算结果拿出来,一起研讨。其中,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对待所谓"错误"结果的态度。他们会非常认真地研讨结果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但他们不会对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人人皆知,日本人真正做到了。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往往压制失败,动不动就追责。那么以后,谁还敢去尝试新的东西呢?甚至,谁还敢说真话呢?

在科学和技术之间架设桥梁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科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这方面,我认为日本人也有其独到之处。日本的会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司,会雇佣很多拥有博士学位的员工。其中大部分进入公司所属的研究所,研制新产品。但这些人不只是埋头于实验室中工作,他们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目的是了解本领域内重要的科学进展。如果他们一旦发现可用的学术思想,就会联系相关学者,请他们帮助研发新产品。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学者只负责贡献学术思想,协助形成新产品技术路线,但并不参与全部的研发过程。一旦产品研发上市,学者会从产品最终获得的利润中得到相应的报酬。这种做法,迅速架起了科学和技术之间的桥梁,其核心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诚信的社会意识。 中国现在正鼓励科学家从象牙塔中走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可能带来的问题是,科学家擅长的是研究科学问题,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产品是另外一门学问。如何在政策和社会意识层面搭接好科学和技术之间的桥梁,是我们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就科学而言,其精髓就是实事求是,不能以人之好恶,左右科学的研究过程。对于科学活动的管理更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研究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 管窥之见,未免有失偏颇。如其中一点能有助于人们的思考,实为我幸。


古风93814281


我们不需要找谁说理。别人不认同我们,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念,继往开来,汲取其他国家有用的养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诺贝尔奖不是评判一个国家科学文化的唯一标准,近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或者其他国家亚裔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国为什么几年甚至几十年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是我们现在的资金设备,还有很多地方不如其他国家,二是我们的科学家太过急功近利,都想着当大人物,从而忽略了做科研的本质,三是瑞典诺贝尔评委对亚裔特别是中国有歧视。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一个奖看的这么重,为什么呢?

袁隆平先生连院士都不是,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当代科学家有几个能超过他的?那些两弹一星功勋们,我们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都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是,他们对我们国家做的贡献,是区区一个诺贝尔奖能衡量的吗?我们要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念,你不给我,我也不着急,我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一个诺贝尔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一味调料剂!

希望我们下次问的问题不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得诺贝尔奖,而是纵使不得又能怎么样呢?


篮球和王者荣耀


没到投身基础研究的份上。螺丝、齿轮、轴承急等着用呢,还没吃透呢!集中精力和人力物力,先把急需的问题都解决了!水到渠成,自然科学理论性、基础性的东西,就会有能力去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谁会裤子都没得穿,就拆房子卖地缝件大皮袄?


尘光4322056


这问题就提得不对,诺贝尔奖,除了和平奖之外,其它奖项还是比较公证的,不是说国家GDP高就一定要有多少诺贝尔奖,国内喜欢搞平均注意,但是诺贝尔奖确实是颁发给那些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和GDP没关系,和名气也没关系,大家都知道霍金,都认为他是个物理天才,但是霍金虽然名气大,然而并未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的确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不大,我们看事实,美国、以色列、日本、德国等几个国家的科技各个领域确实比我们先进很多,我们用不着酸葡萄心理,承认差距,学习别人的研发模式和体制,迎头赶上才是正道


运动修身


这个并不神秘,科技资金与智力投入的净存量,是获得诺奖的主要因素!而中国仅仅最近一些年,有较大的科技投入,其存量低于美日,而诺奖反映的是过去的科研成就。这就导致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诺奖。其实日本最近的连续获奖,反映的恰是过去一段时间的科技投入,之前也是有一个蛰伏期!说白了,没钱,或者不向科技上撒钱,就不要想啥诺奖!可是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


浣山


凭什么说瑞典科学院一群人评的奖,就是世界最高奖?瑞典科学院的院士就是世界最高水平?标准何在?谁给他们的资格?

其实,这不过就是西方话语霸权的一个体现,有多少客观性?真理性?袁隆平为啥没有?华为开创了5G的总工程师为啥没有?建国69年了,我们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难道最大的科研成就,就是屠呦呦的青霉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