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分层面吗?

一坠深渊


思维个人认为是分层的,就象阶梯【认知阶梯】一样。这是从系统的视角去看。

  1. 事件

  2. 模式

  3. 结构

  4. 心智

  5. 系统

  6. 元认知

从系统的视角来看,这些构成了一个思维的整体。

也可以从认知、元认知的视角去看,是从认知论来讲

  1. 思维【模型、方法、工具】

  2. 心智【思想】

  3. 元认知

从认知的视角来看虽是分层的,元认知-心智【思想】--思维【模型、方法、工具】但其实有其内在逻辑,也是一个整体。

从思维的不同类型来看,也是可以分层

  • 感知层次

水平思维 、各种创新思维

想象、表象、聚象

  • 逻辑层次

基础的逻辑【归纳、演绎、假设-证伪】

溯因推理

  • 系统层次

系统思维

九屏幕思维

物场分析

这些分类的思维,虽是分层的,感知-逻辑-系统,但却是一个整体。

从心智来讲也是分层的

自主心智

算法心智

反省心智


我们夹杂不同层次视角的【思维分层】来看待自己的思考。


认知框架


介绍两种思维方式可以参考下

1,生态系统观

我上课的时候经常打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兔子,狮子可以毫不费力地猎杀一只兔子。你看到这一幕,很容易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觉得狮子太强大了,兔子太弱小了(怎么没有同样锋利的爪牙呢?),甚至你会有道德评价,觉得狮子太残忍了(怎么可以吃兔兔!),而兔子是受害者。如果你有能力,你可能会路见不平一声吼,驱逐狮子,保护兔子。

但如果你是一个生态学者,就会在看到这一幕的同时,问自己一个问题:

兔子这么可怜,这么弱小,它是怎么在这片草原生存繁衍一千万年的?

一旦你提出这个问题,你看到的故事立刻就不一样了。不再是一时一地的单独事件,而变成了更长时间,更大范围下的长篇史诗。这场猎杀,只是一条长长的,循环往复的链条上的一环。

比如,你会看到兔子的繁殖能力超强,它可以快速高效地将自己的基因扩散开去,以此保障种族的延续。它不以爪牙锋利取胜,它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快速拷贝基因的「影分身术」。

你还会看到,它们——和更多物种一起——构成了一种平衡状态。太强力的干预,也许反而会打破这个平衡,比如,让狮子再也不能吃兔子了,狮子会饿死,而兔子可能就会过度繁殖。

这些隐藏剧情,是我们仅凭本能和直觉,或者「谁对谁错」的简单判断,不太容易发现的。

这种思维方式对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想去干预生活(尤其是别人的生活),心理咨询师更是以此为使命。我并不是说,这些冲动都是错的(因为这些冲动本身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但在我们凭着一腔义勇出手之前,能够先退后一步,想一想,发现强弱,善恶,对错的另一面……这之后再出手,常常就会让我们的干预方式,变得更有系统性和策略性。

比如,你就不用非得训练「兔子」,拥有跟「狮子」搏击的力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就会犯这种类型的错误,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偏狭。因为我们的眼睛里只有这一场强弱之争。

我经常用这个模型训练学生,你也可以试一试:当一件让你非常不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想一想在这片草原上,谁是狮子,谁是兔子?除了狮子在欺负兔子之外,兔子又在做什么呢?

2,后果如何反作用于前因?

这种思维方式,有别于我们习惯的「因果思维」。

在因果思维里,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后边的事情发生了,是因为前边的事情导致的。

这是物理世界的规律。涉及到心理活动,就有另一种情况:我们做前边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知道会有(后边的)结果。换句话说,前面的动作,会受到(预期)后果的影响。尤其是一件事反复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就会在后果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形成一个预期:「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结果会反过来,调控【导致这个结果发生的】前因。这个过程叫做反馈。一旦建立了反馈的概念,思维方式就不再是线性的「因果思维」,而是环状的「循环思维」(circular thinking)。

举一个例子,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个人不好好工作,他被开除了。

如果这是一个偶发的事件,就可以用因果思维来解释:因为他不好好工作(原因),所以被开除了(结果)。但如果这个事件持续发生,这个人总是不好好工作,总是被开除呢?

这时候就要用到循环思维了:

一方面,他不好好工作,收到了「开除」这个结果。

另一方面,他「不好好工作」这个行为,多次收到了结果的反馈,说明这个反馈在维持这个行为的反复。我们就要看,【被开除】这个反馈里面有什么玄机。于是我们发现了,每次他被开除,爸爸妈妈就会给他一些钱,或者每次他被开除,女朋友就不忍心这时候跟他提分手……

这又是故事的另一面,这种思维方式会帮我找到这一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被开除」,我们的思维惯性是往前看:因为他不好好工作。为什么不好好工作呢?我们再往前看:因为他懒。他为什么懒呢?……我们就这样一路往前,最后发现:

一切都是因为他小时候(他从小没养好习惯,他有童年阴影)。

然后,然后就无解了……

而循环思维的方式,不是无限地往前回溯,而是看到一个周而复始的圈:一个人被开除,是因为他不好好工作,而他不好好工作,是因为他曾经被开除过,他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你看到这一点,对于怎么打破这个循环,想必就会多一些思路。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循环思维。涉及到系统中有多个人存在的情况,比如,一个家庭或一个组织,这个圈可以变得很复杂,而且层层嵌套,互为始终。有一些家庭治疗师开发过一套提问技术,叫做「循环提问」,就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对家庭系统中的循环因果进行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