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加「訴」度|法律人,原來你要這樣的人工智慧!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2018年9月17日——9月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召開,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對世界經濟、社會進步和人類生活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那麼,人工智能對我們法律人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呢?讓我們聽聽“PLUS演說會”上,來自上海檢察院第三分院的周崇文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法律工作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在可憧憬的未來,法律人依然是決策者,而人工智能只是服務者。那麼問題來了,對法律人而言,最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哪些服務呢?而人工智能又應該如何去掌握法律人的真實需求呢?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上篇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法律人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哪些服務?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研判證據、生成文書”這八個字似乎成為了人工智能服務我們最主要的方式。但這些真的是我們最需要的服務嗎?可能並不盡然。

研判證據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雖然證據的證明關係看似紛繁複雜,但其中是有證明邏輯可循的。而這一證明邏輯雖然目前難以被人工智能掌握,但對我們來說卻並不困難。如果未來的人工智能仍然屬於弱人工智能,那麼就很難提供優質的證據研判服務。

生成文書

目前我們的辦公自動化軟件已經有自動生成文書的功能,可能在格式上、準確度上仍有所欠缺,但畢竟也是自動生成的,但是法律文書,承載的是法律人綜合事實、證據與法律的專業研判,更承載了人性、道德、人文精神和公序良俗的價值判斷,很難想象,在這一方面,弱人工智能能夠給出滿意的答卷。

PLUS演說會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那麼人工智能就沒有用武之地嗎?當然不是,只是它還沒有準確地找到法律人的真實需要。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它為我們提供決策依據和分析意見,其實法律人的決策就好比是拼拼圖的過程,我們不需要人工智能來幫我們拼,我們想要的是它能及時地為我們提供我們所需要的拼圖。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比如,當檢察官在研判某一傷勢究竟是摔傷還是毆打致傷時,目前我們可以依靠的主要是法醫鑑定報告和鑑定人員的說明。但是,鑑定人員也無法給出肯定的、唯一的答案,因為他們的經驗也是有限的。但如果人工智能可以藉助數據庫,對同類案件進行橫向的比對,從而給出有說服力的分析意見,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那一塊拼圖。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但是不同的法律人需要的服務是個性化的。還是以傷勢鑑定為例,對於排除同一個事實要素,不同的檢察官會使用不同的邏輯方法。比如,有的檢察官會問,本案是打傷的可能性有多少,而有的檢察官會問,本案不是摔傷的可能性有多少,這兩個問題的邏輯終點看似是一致的,但他的潛臺詞和在辦案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證據鎖鏈的正向建構,一個是合理懷疑的反向排除。如果人工智能不能瞭解我們在拼拼圖的時候是喜歡從上往下,還從內向外的話,就很提供給我們最需要的那一塊拼圖。

下篇

人工智能需要做好哪些調查工作呢?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相伴而生,這是共識。不實現大數據,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所有展望就都是虛幻的。

數據收集

數據積累的前提是收集數據。

目前我們收集數據主要來源是起訴書、判決書這些格式法律文書。但是,這些文書只是他們展示自己決定的很小一部分載體,不能體現出複雜的取捨和決策的過程。更多問題是隻有在審查報告、審理報告中才會詳細論述的,甚至只會出現在會議記錄以及他們撰寫的調研文章中。現在這些內容顯然還沒有進入人工智能的數據庫。除此之外,很多數據其實是掌握在辯護人、偵查機關、行政機關和具體行業手中的。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比如很多盜竊案件中會涉及到贓物的價格鑑定,而這個問題往往是辯護人和被告人最容易質疑的部分。但令人尷尬的是,有時候辯護人提出的質疑可能是具有生活經驗上的合理性的,而鑑定部門可能並不會做出積極、正面的回應。如果期望人工智能給法官、檢察官的決策提供參考,就必須從鑑定部門那裡收集數據。僅僅依靠檢察院和法院的司法數據,不管收集地有多全面,可能也只是南轅北轍。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數據管理

數據收集之後是數據管理。要實現最大限度的數據採集,肯定是以最大限度的數據共享為前提的。實現跨行業的數據共享,目前來說可能還為時過早。但目前在我們單位中,OA系統、流程管理系統、歸檔系統、查評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等本身並不互通。這主要是因為平臺的研發者、管理者,缺乏用戶體驗的意識。高效、便捷、實用、有趣

,一旦真正樹立起這樣的用戶思維,來整合我們紛繁複雜的數據系統,一定會事半功倍,也必然會促使我們深度使用這些數據。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在法律人眼裡,數據管理可能是與數據的分類儲存劃等號的,與使用者無關。但在技術的眼中,真正的數據管理是當然包括有效使用的,因為只有在使用中,我們才可能發現原有數據的問題,才會積累因使用數據而產生的迭代數據。

結語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即便是在人工智能成為時代熱點的今天,我們也不能忽視了它為誰而生,為誰服務這一基本的導向性問題。脫離了這一基本理念,人工智能發展的自然舉步維艱。因為法律人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而不是被使用者。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當然,司法者也需要端正自己的用戶心態,也許現在司法對人工智能的需求還不那麼明顯,也許我們對人工智能服務司法的期待還有點超前,但無論我們以何種理由,都無法阻擋技術進入我們的自留地,因為技術可能永遠是有缺陷的,但它也是永遠在進步的。這就是未來。

青春加“诉”度|法律人,原来你要这样的人工智能!

end

策劃 | 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