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获取精准化数据,BAT都不是小米对手

为什么说今日头条虽然不是一家搜索公司,但是从搜索行业展开,反而可以理解今日头条的企业价值?

红极一时的直播平台映客为何销声匿迹?抖音就是“天生”比快手高级吗?

亚马逊为什么要做硬件?论获取用户数据,BAT都不是小米的对手?

同属出行行业,论商业模式,为什么滴滴天生很好,摩拜却先天不足?

无人驾驶未来的突破点在哪里?

哪些所谓的新经济公司是一定要被过滤掉,绝对不能碰的?

以上这些问题,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赵晓光在近期一场对话中,都有讲到。

赵晓光现任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2010-2016年连续七年获得新财富电子行业分析师第一名。

一位大型公募基金负责投研的副总、做了20多年投资的基金业老人,对赵晓光的评价是,“绝对的大牛。”

赵晓光在这场关于新经济的对话中,谈及十大话题,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小米、大疆等热门新经济公司都有分析。

“聪明投资者”经“天风研究”授权,从万字长文中摘取45条最精彩干货,分享给大家。

怎样定义新经济?

1,从不同的维度对新经济应该有不同的解读。

从结果的角度看,新经济就应该是对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消费需求满足带来的提升。

从解决或者新经济产生的方式上看,企业的两大构成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是指技术方面;生产关系,是指商业的组织形态与消费者发生关系的方式。两者都应该回归到技术上。

2,生产力——技术分两大分类,一类是专用性技术,比如一种新材料制成的沙发。

第二类是工具性技术,帮助各传统行业,重新定义自己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而带来消费者更多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

3,生产关系——一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过去看中国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企业,更多看到它商业业态、商业模式的变化。而背后看到的更多是它组织形态、激励机制、合伙人模式的变化,这是内部激励机制问题。

二是管理模式。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替代人、替代经验后,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管理,变成企业很重要的管理方式。

三是企业跟客户的关系,包括2C和2B的客户,如何把产品和服务传导到客户那里去,如何把客户这边的数据传回给你,给你提供更好更新的体验。

当下有哪些典型的新经济行业与公司?

4,当下的企业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生产力上以技术为核心的突破,比如柔宇科技。

二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像摩拜、滴滴,是生产关系上的变化。

三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叠加在一起。比较典型的如汽车行业的特斯拉,就不仅通过新的电池技术改变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能源方式。

同时给整个汽车行业供应链关系、采购关系、市场关系带来变化,是形成闭环而且不断正反馈加强的业态。

新经济行业之“无人驾驶”

论获取精准化数据,BAT都不是小米对手

5,无人驾驶技术未来应该还有很大空间,主要是基于雷达或者多摄像头进行人工智能识别的方案。

6,可以讲一下当年语音技术的发展,因为无人驾驶的背后实际上是视频技术的应用。

2010年前后,国内当时做语音的龙头公司科大讯飞,主要是基于单机的识别,识别率大概只有40%左右。

后来大概在2010年下半年,3G开始推广,传输速度大幅加快,开始了从单机变成云计算的方式。语音从手机接收之后,通过网络传到云端,云端有一个巨大的服务器,有足够多的数据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来,然后再通过网络传输,告诉用户这段语音是什么文字。

当时在很快的时间内,语音识别率从40%多提高到97%、98%。现在大家基本上觉得,科大讯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语音公司。

7,现在无人驾驶还有两步要走,第一步,随着5G发展,从单机变成云计算方案。

8,再往后看,比如说为什么现在无人驾驶有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家说它技术不成熟?其实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驾驶行业,不允许出现一例事故。

举个例子,假设我现在在路边开车,拐角处有一堵看不到的墙,忽然一辆卡车撞过来,根本来不及(避开)。

所以,无人驾驶第二步就是要掌握精准位置。除了现在雷达对周围的扫描和摄像头对周围的观测之外,未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要掌握精准位置。

9,我们现在的导航,实际上只能精准到5-10米,所以必然是不安全的,因为5-10米是一个很大的出错的概率。

如果能通过低轨卫星的导航,精确到5-10厘米,可以想一个场景,就是每辆车都能知道现在自己的精准位置、时速。这时候可以大胆猜测,即使不需要现在的摄像头、雷达,都有可能实现无人驾驶。

10,无人驾驶实际上也是人工智能,其背后的支持是来自于数据,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的技术方案,最核心的都是能够拿到数据。

数据就是技术,数据就是生产力。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一些生产关系的变化来拿到数据。

11,像无人驾驶就是比较典型的,既需要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来防止万分之一出错的概率,同时也需要生产关系的改变来拿到数据。

12,未来越来越多的业态会符合正反馈,即数据越多,效果越好,效果越好,用的人更多、数据更多,然后效果就更好。

能够同时满足这两点的企业会胜出,就是赢家通吃。对手的出错率是0.01%,你的是0.001%,更多人使用后者,前者就被抛弃。

新经济公司之“今日头条”

论获取精准化数据,BAT都不是小米对手

13,今日头条现在虽然不是一家搜索公司,但是从搜索行业展开,就可以理解今日头条的企业价值。

14,最早做搜索的实际是微软,认为搜索是一个与技术相关的事情,所以最早做搜索时,设计一套算法来决定,哪个新闻或者哪个网页能够排在第一页,哪个排在第二页。

后来谷歌也做搜索,觉得搜索是一个数据生意,根据活跃度进行排名,相信越多的人用它、搜它,对于越多人就是越有价值的。

15,未来搜索行业即将进入精准搜索时代,不同的人搜索到的结果不同。

举个例子,如果是一个做投资的人,可能搜“某证券”,目的是要来开户;

如果是一个大学生,搜“某证券”,可能是要寻找工作机会;

如果是一个企业家,可能是要看看有没有商业合作的机会;

如果是人力资源公司,最想看的是有没有人力资源合作的机会。

这时候就要通过对搜索主体的精准定位,来直接进行信息最优化的匹配,就是精准数据在搜索的应用。

16,今日头条通过获取你的各种阅读习惯,掌握精准数据,从而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未来如果把精准数据进行商业化,其实可以在很多领域变现。

17,传统方式如新闻阅读,内容来源会更多变成一个平台,满足的是正反馈,越多的媒体愿意加盟平台,会有越多的读者愿意看,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正反馈,同时有一定社交的属性。

18,BAT是一个资金黑洞、一个数据黑洞,已经可以拿到足够多的数据了,大量的互联网创业企业,其实有很强的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今日头条能做到目前的程度,以及未来掌握越来越多精准数据的变现可能性,还是比较看好它的。

19,张一鸣在做今日头条的时候,发现了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人最喜欢的可能就是“好玩”。他通过今日头条,通过掌握这些精准数据,更好地理解了人性。

他知道90后喜欢什么,00后喜欢什么,80后喜欢什么,和做这个东西是针对谁的,是有一定关系的。

新经济行业之直播、短视频

(怎么看映客?)

20,其实映客是最早通过资本烧钱起来的。但现在可以把它定义为已经没落了。映客现在销声匿迹的最核心原因,就是它想把视频这个工具做成一个平台。

(平台是比较难做的,对于抖音之前的快手怎么看?)

21,讲到快手到抖音的转变,很容易想起当年智能手机的发展。最早小米的第一波起来,是以屌丝经济为核心的标签化起来的。

但是小米大概在2014年左右,有一段时间蛮痛苦的,发现最终用户的根本需求是两个: 第一就是脱离屌丝,第二个就是装X。我有个朋友,以前在互联网行业做很久,跟我讲装X是最刚性的需求。

当然后来小米又及时调整了产品战略,现在是非常优秀的。

22,直播这个行业也是这样,一开始其实快手的标签就是“屌丝化”,上面有各种很恶俗的东西。

一开始会让你觉得有点好玩,但是不会给你带来持续的好玩,很容易就没有新鲜感了。至于像抖音这种,反而是通过不断的、各种好玩的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其实就是跟当年很像,比如低端智能手机和高端智能手机:大家先买低端,之后有钱了就买高端。一开始玩快手就是看恶俗的、三四线的,但后来抖音出来之后,每个人最终追求的是高端。

23,这时候就可以慢慢体现出产品定位的重要性。可能一开始这两个产品的定位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就有个必然的发展阶段,我们看到互联网最核心的爆发,其实都是在三四线城市。

在那个时候,假设是抖音先出来,可能抖音就被先定义为一个屌丝化的、三四线的应用。

但那时候是因为快手先出来了,后来才有了抖音。抖音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也和它自己积极拥抱新技术、准确的产品定位有关系。但快手还有空间,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它的价值。

24,技术也好,产品也好,都有它的价值,只是说如何能够精准地定位到哪些是需要你的人,所以精准数据是非常重要。

新经济公司之“小米”

论获取精准化数据,BAT都不是小米对手

25,关于小米主要有三点,一是,未来所有的科技竞争是围绕精准数据的竞争。

腾讯通过微信端和QQ端拿数据,阿里通过淘宝拿数据,百度通过搜索拿数据,但是它们每个拿的数据都是不全面的。

只有硬件厂商可以把一个用户的所有数据拼在一起,拼出一个完整的“你”来,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五大科技巨头都在拼命做硬件,做智能手机、智能手表、VR、音箱……

其实亚马逊做音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你简单的互动,而是通过音箱获取大量的数据,这种硬件拼出的数据是最完整的。

26,国内目前为止,BAT没有一家能够做出一个完整的硬件东西来,所以它是拿不到完整数据的。

从这个角度说,小米、华为、OPPO,本质上是最掌握精准数据的,全面的精准数据的企业。而小米又是最懂互联网的,因为雷军是做互联网起来的。

小米通过硬件掌握的精准化数据,未来应该会有很大变现的空间。

论获取精准化数据,BAT都不是小米对手

27,二是,其实雷军讲来讲去,就一个理念:很多东西不应该卖那么贵,要卖便宜。

小米在智能手机上进入一线阵营,到底它跟华为、OPPO谁强谁弱,是有分歧的。

这时候你发现它又去做别的了。它去做充电宝、插线板、净化器,又是一个高档品牌,同时价格又特别便宜。这背后是什么?背后就是小米做手机的时候,汇聚了一批什么样的人。

28,在电子行业,人是很有意思的,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行业内竞争特别激烈、而且特别需要大规模生产、快速地反应、不断地迭代。

小米在做手机的时候,这帮人的战斗力很强。现在这帮人就像一个又一个的骑兵团,逐个去攻陷非手机行业,攻陷充电宝、风扇、各种各样原本竞争并不那么激烈的行业、各种对商业化或者智能化理解没那么深的行业。

小米向这些领域进军,就像当年蒙古帝国一个个往欧洲打一样所向披靡,它背后是生产关系的变化。

29,去年京东方的陈总一直跟我讲,你看我们要搞医疗、搞物联网、搞医院,会搞得特别好。

我当时就很疑惑,让电子行业去搞医院,怎么可以呢?

后来我专门去访谈了他们原来做面板后来却被派去做医院的人,发现其实跟小米是一样的道理,它的单位人均能力,就是单人的作战能力远远超出那些做传统业务的人。

30,傅盛说当时雷军挖他的时候,就跟他说一句话:人性即天理。

前段时间不是说,小米上市之后要造就多少亿万富翁,雷军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有股权、都有参与感。这是一种生产关系的重新定义,根据我的判断,小米一定会不断地进化。

31,品牌都在不断变化,在硬件这个角度,它不像互联网企业那么有安全感。

像腾讯,我不用微信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用,它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我不用淘宝不可能,因为所有优秀的商家都在淘宝上。但是手机我不用小米,可以随时换一个,更换成本没那么高。

所以它就要求企业的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市场的反应要足够快。雷军是一个非常务实、不断能够改变自己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

新经济公司之“大疆”

论获取精准化数据,BAT都不是小米对手

32,如果把小米跟大疆进行比较,最简单地讲,一个是做2C,一个是做2B,2C和2B的分析框架和商业模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大疆是一个做2C的无人机企业,公司可能很危险。你出一款无人机,中国一定会有足够多的人用更低价做这个无人机方案,然后跟你竞争,杀得你最后没有利润。

但是在2B领域,更强调的是对行业应用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深度垂直及渗透。所以在这个领域一定是先发优势特别明显,并且会不断强化。

33,看企业就看两点:第一就是需求空间;第二是竞争。有些行业可能需求空间特别好,但是竞争很激烈,导致最后反而会被消灭掉。

大疆无人机可在各行各业应用和拓展,最核心的两点:第一是围绕着无人机如何进入到各个闭环中、物联网建设中、物联网体系中,这点比较重要。第二,未来一个潜在的最大作用就是无人物流、无人配送。

如何对新经济公司估值?

(邬必伟:要定义一家新经济公司,是从哪几个要素去看,比如说如何去定义它的估值合理还是不合理。)

34,从估值的角度,一级和二级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主要有几个分析思路:

第一个思路,如果很乐观地假设,一家企业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有迹可循地做成了,要看之后它大概能做到多少利润和市值。

举个例子,假设它最后所有事情都做成了,大概能做到20亿利润,那就是500亿市值。

第二个思路,这家企业现在做到什么程度,距离做成完成了百分之多少。如果你做到10% 就是50亿市值。

第三个,企业做这个事情,到底未来会不会被别人灭掉。

35,举两个公司做对比,大家就会很容易理解。第一是滴滴,第二是摩拜。

滴滴就是很好的商业模式,本质上跟淘宝是同样的商业模式,平台上是三方主体。

滴滴的模式就是,愿意加盟的车主多,用户就会更多,因为用滴滴更容易找到车,同时车主也更容易找到用户,一旦形成正反馈,结果就是赢家通吃,最后基本上没有老二。

36,摩拜就不是这样,摩拜的车要靠自己布,不符合当“用户越多的时候,车就越多”,还是要靠自己投,一旦到一个阶段,就会成为它的“管理半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不断有新竞争者加入。

37,过去对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线性化——现在不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烧钱的方式,特别过去很多O2O,但是上得快,下得也快。因为大量的用户是没有粘性的。

38,整体来说,2B的行业相对比较好估值一些,2C的行业估值弹性特别大。投2C的行业要特别谨慎。其实很多行业,如果哪天忽然被BAT看中,不计成本地杀进去,有可能一夜之间就覆灭了。

上市新经济公司的交易策略是什么?

39,估值最终看的是环比趋势。专业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广泛的调研以及上市以后的验证来跟踪。这些公司都是产品型公司,这些产品都完全可以体验到。

40,普通投资者就可以去体验它的产品。第一,产品有没有做到越来越好;第二,产品有没有变现。而且这个变现,有没有可能让我来买单。

如何甄别新经济公司?会采用哪一类?过滤掉哪一类?

论获取精准化数据,BAT都不是小米对手

41,首先过滤掉三类,一类是容易被BAT干掉的。

第二类,容易被新技术替代掉的。

我自己看了很多锂电池材料的公司,看完结果是一身汗。像当年的触摸屏技术一样,这个行业一定是不断地技术进步,然后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提高性能,所以一定有不断的新技术出来。而且这个新技术出来之后一是一,二是二,我比你好,我就要把你干掉。

第三类是容易被大量模仿者跟进的。

42,我更喜欢的是什么呢?

第一,在很精准的用户中形成了闭环,形成准确的产品定位;第二,符合正反馈的特点,它的扩张是内生性的、自带光环的。

43,2C的领域越来越谨慎。因为核心的精准数据越来越多被大的巨头拿走,在每个最核心的领域,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态布局。

44,偏2B的领域相对来说乐观一些。偏特殊人群的定位上,比如说小孩儿,还是要很乐观。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项目,是在东北的一个二线城市,他们就搞了一个1万6千平米的商场,小孩儿进去,玩游戏机、锻炼、培训、购物、社交,什么都有。

现在开业两个多月,每周末爆满,而且外地很多旅游团带团来,所以它就满足了很精准的定位。

日本有个专门为老人服务的,老人在里面锻炼,解决各种孤独问题,也是面向这种特殊人群的定位,实现对他们的全系列服务。我觉得这种模式可能会杀出一条路来。

45,除此之外,如果你看不到很大的机会,那么它就是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