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包拯的一生特别的清贫,并且他很廉洁。史书上说虽然包拯在后来做了高级官员,但是他还是很节俭,不管是身上穿的衣服,吃的东西,还是日常需要的器具,都和他做农民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在他被任命到陕西工作之后,本来应该穿着缝着新等级标志的官员服去上任的,以表示身份的尊贵。但是他却穿着自己原来的衣服去上任了。皇帝听说之后,非常的赞赏他,说他是一个好官员,还特地派人骑马快速的追上包拯,把原本应该穿着的带有三品图致的官服赐给了包拯。

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端州盛产砚石,在隋唐时期端砚就已经非常的出名了。历代的官员在向朝廷进贡砚台的时候,都会借机勒索一番。还会额外增加砚台的数量,加重人民的负担,最后还弄得百姓心里都埋怨朝廷。等到包拯上任之后,改掉了原有的旧习惯,叫砚工按照进贡的数量制作砚台,他的这个做法收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等到包拯卸任的时候,砚工特意精心制作了一方好砚台送给他作为纪念,但是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他不会带走这里的任何东西。包拯的一生所作所为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清廉是为了自己的本心,一身正直才会不愧对自己。晚年的他,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他还留下了遗训。他说,如果自己的后代有犯法被撤职的人,就不要回到家里来了;就是死了,也不允许葬到家里坟墓中,如果不继承我的志愿,就不是我的后代。

包拯的一生都把廉洁正直看成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也因为这样,逐渐地形成了巨大的威信。当时的京师所在地开封府有传言说,包拯就好像是阳间的阎王爷,如果谁想从他手里得到什么好处,走后门,搞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那么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他的官员生涯估计也就此结束了。

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他曾经七次上奏皇上,要求皇上严厉惩治酷吏王逵,最后也终于等到了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他特别的勇敢,他曾经大胆到弹劾皇上的妃子,还敢指责身份尊贵地位高到不行的皇亲国戚。宋仁宗的叔父看包拯不顺眼,他是一国的宰相,却搞得民困国穷。包拯一心想着国家,不管自身的性命安全,想要除掉这个祸害,他上奏很多次皇上,最后迫使皇上免去了他的职位。

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包拯所做下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生存,不仅百姓尊敬他崇拜他,就连皇上对他也是非常好。宋神宗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将领归附朝廷,他面见皇上的时候,他说他想要一个条件,就是希望皇上能够赐给他包拯的姓氏。从这一个小事情上就能够看得出来,包拯的影响力在当时算得上是比较大的了。

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在开封府旁边有一块提名牌,只要是在那里就职过的人,都会在牌子上刻下他的姓名和任职时间。包公在开封府一年多,他的名字也在牌子上面。南宋时期的周密曾经说过,包拯的名字在这个牌子上的痕迹特别深。这也是因为人民喜爱他,只要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来到这里,用手指抚摸包拯这两个字,时间久了,印记也就特别的深了。现在这块碑还保存在博物馆里面供大家欣赏。

廉洁奉公,视金钱为粪土,他才是人民的公仆!

包拯,一位廉洁的官员,把金钱看做是尘土,我认为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只有真正以人民为重,以国家为重,真正的把自己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能做到清正廉洁。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