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在我們國家日益強大的發展之下,與國外各個國家的交流也更加的頻繁。尤其是現在,中國對外交往中,已經形成了我們國家為中心的一個交流帶,就是一帶一路。說到一帶一路,大家都知道是按照古代通往西域之路慢慢形成的,那麼最早的與這麼遠國家交流的一個朝代是哪個呢?肯定是漢朝了。那第一個與國外交流的大臣是誰呢?那肯定就是張騫了。

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漢朝在我們的歷史上創造了很多個的第一。但是小編覺得開通這條絲綢之路,真的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舉。說到這個,也需要表揚一下漢武帝,他確實是個很厲害的君王。

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因為深受匈奴的迫害,多少代的君王只能把自己的公主、郡主什麼的派到遙遠的匈奴去和親,對於這一點,除了無力之外,漢武帝還是那麼的憤怒,覺得為什麼我中原王朝如此厲害,還要受到匈奴的威脅。有次他聽說了匈奴的另一面有一個部落,叫做月氏族,於是他想派人到這個地方,去聯合他們一起來對付匈奴。這個想法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到底如何實踐下去,就是一個老大的難題了。

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因為月氏族比匈奴還要遠,而且根本不知道它具體是在什麼地方,更何況一定得穿過匈奴管轄的範圍,這樣一來,那不就是有點自投羅網的意思了嗎?誰又有這個勇氣去一路向西?就在沒人敢站出來的時候,張騫出來領命了,他說他願意幫助漢武帝完成這個使命。

當時吧,張騫就是一名小官,非常默默無聞。更何況他的小官,都是家鄉的鄉親們和親戚們選出來的,所以這次機會對他來說非常難得。不過小編覺得他應該也是知道其中的兇險的,但是為了證明一下自己,也為了建功立業,他的這一做法是很正確的。漢武帝一看有人願意站出來給他做這個事情,太好了,一連提了張騫好幾級,又讓他挑選一百多名的隨從,其中有一個叫做堂邑父的,會說匈奴話,然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張騫是個具有冒險精神的偉大探索家。他在西行的過程中,很不幸的到了匈奴境內,就被匈奴人給抓住了。但是他那種情況下,不被抓住還真是不可能,因為他們一百來號人的目標真的太大了,而且這些人都不會說匈奴話,穿著也是這樣的,當然會很容易引起懷疑了。

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就這樣,張騫第一次成為了俘虜。他比較有血性,沒有屈服,而匈奴人覺得他既然這麼難馴服的話,就流放吧。在樓蘭這裡,他還得了一個非常善良好看的匈奴的妻子,然後一天天,一年年的放羊。十年的時間裡,他從未放棄回到大漢。終於十年的時間讓匈奴人放鬆了對他們的看守,趁著不備時,張騫帶著願意走的幾個人,又一路西行,他還是想要完成漢武帝交代的任務。

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兜兜轉轉,他終於找到了月氏族,此時他已經到了中亞地區了,從來不敢想象他一個人能夠有這種勇氣和精神到達一個從來沒有人涉足的地方。在月氏這裡,他試圖說服月氏王聯合大漢攻打匈奴,但是月氏王並沒有聽從這個建議。無奈,他放棄了勸說返回了。可是回來的途中他還是要面對匈奴的勢力,更不巧的是,回來他仍然被匈奴給抓住了。本以為這一次一定是沒有好結果的,誰知匈奴人還是把他帶回了他的匈奴妻子身邊。

大漢功臣張騫,十三年西行歸來,溝通西域文化的橋樑!

張騫真的是幸運的,因為他最後還能返回大漢。歷時十三年,就像人間蒸發一樣,他好像已經被世人給遺忘了,但是突然間他就出現了。他帶回來了第一手資料,最全面的資料,最值得記錄的資料。他無疑是偉大的,他的一趟西行完成的不僅僅是探索,更是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