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世上有一種人,他生來就像是為了一種使命。如果說霍去病是上天賜給西漢帝國專門痛擊匈奴的一柄利劍,那麼班超就是東漢帝國在西域的一面堅強不摧的神盾。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班超投筆從戎的典故,這個為中國收復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的人,他的以夷制夷為東漢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好處。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以前,總是有一句話,讓很多人對書生總有誤解。那就是很多人總是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他們認為書生是柔弱的,在以前那個戰爭時期,武將的地位往往高於文將。但有一個人打破了這樣的看法,那就是班超,他證明了書生也能在戰場上發揮很大的作用。

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因為他家裡面比較貧窮,他當時為了貼補家用,就為別人抄摘一些文錄。在他有一天摘抄文錄時,他在想整天呆在一個房間裡專門幹一些文字性的工作,有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自己要整天窩在一個小房間裡,浪費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華,而且這樣並沒有前途,他想像霍去病一樣能在戰場上謀取官職,自己出去拼搏一把。即使自己是一個讀書人,但是自己有自己更偉大的志向,自己有滿腔的熱血想要揮灑在戰場上。

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所以當時他不顧家裡人的反對,自己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他就放下了自己的筆墨,從軍去了,這就是著名的投筆從戎了。他到了當時混亂的西域地帶,當時東漢境邊比較混亂,很多小國都不安分,不停的騷擾東漢帝國。由於當時東漢的統治比較分散,所以周邊常常發生戰事,以前臣服於西漢的匈奴在王莽十年如一日的折騰下,重新滿血復活起來。而且,他趁著當時的中原大亂,東漢的權力不集中,他就重新控制了西域地區,也由此成為了當時東漢帝國最大的敵人及威脅勢力。

因為當時東漢帝國才剛剛平息了常年的戰亂,所以就沒有足夠的人力和物力去經營管理西域,西域在當時又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帶,況且現在的中國處理起少數民族的問題,就很棘手,現在的中國那麼強大的實力,都難以真正的解決少數民族的內部問題,更不用說當時的東漢了。而且西域位置也極為偏遠,所以東漢朝廷即使想管,也是有心無力啊!因為朝堂也沒有人願意去那麼偏遠的地方,所以才會使匈奴有了翻身的機會。

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但這時出現了一個人,他非常願意到西域去,他願意奉獻出他全部的才能。也正是因為他,才扭轉了當時東漢的困局。他只帶著一支36人的外交使團,就去了當時混亂的西域,去和他們進行談判。因為當時的西域還是有兩股勢力存在的,當時的匈奴和鄯善,鄯善王也一直在猶豫是站哪邊隊伍才好,是和匈奴聯合攻漢呢?還是幫助漢剿滅匈奴?

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因為當時匈奴和東漢的實力相差不大,所以班超就出使西域去找鄯善王談判。但當時有匈奴的在從中阻礙,所以讓東漢去的那些使臣感到害怕,他們害怕被匈奴人殘害在西域。可班超卻毫無畏懼,他先穩定了其他人波動的情緒,然後用了一些計謀,讓匈奴和鄯善結不成盟。

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鄯善王也因為他的計謀,從此對東漢忠心稱臣。經過他一系列計劃的展開,西域終於得到了平穩。他明白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所以他就想出了一個長久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周邊的國家互相牽制,因為每個國家的發展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就保持著他們之間的這種利益關係。他利用這樣的計策,為東漢收復了50多個國家,也擴大了中國的版圖。

要是沒有班超,他的投筆從戎,也許今天中國的版圖就會少一塊

後來,他一直鎮守在西域,只為東漢的周邊能得到安寧。即使封了定遠侯,他依舊在西域為東漢王朝效力,他經歷了三代漢王朝,但他地位依舊如此,這也算是他的高明之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