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福特」到「半個福特」

利潤減半、美洲市場減半、在華銷量減半……由前任CEO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提出並幫助福特在金融危機中脫困的“一個福特”偉大構想,在他卸任幾年之後為何變作“半個福特”?

最新消息稱,福特利潤跌去一半。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福特汽車淨利潤跌至10.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縮水48%。財報發佈後數小時內,福特公司股票下跌了5%,達到近52周以來的最低值。

從“一個福特”到“半個福特”

美洲業務或剩一半

近日,福特欲“斷腿”——拋售南美業務的“傳聞”讓全球汽車界震動不小。此消息一旦坐實,福特在美洲的業務將僅剩一半。

據《新浪汽車》8月3日報道稱,福特正考慮離開南美市場,並已經開始醞釀將持續虧損的業務賣給大眾。雖然福特發言人對此予以否認,但首席財務官鮑勃·尚克斯(Bob Shanks)則公開稱:“在從2004年到現在的經濟週期內,我們在南美的投資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拋售南美業務,或令福特扭轉虧損局面。福特財報顯示,南美業務是各區域板塊裡表現最糟糕的,第二季度虧損1.78億美元,利潤率為-12.2%。據瞭解,自從2012年以來,福特在南美已累計虧損42億美元。

“接盤俠”為何是大眾?據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大眾自身的經濟狀況良好 。據悉,2018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營收同比增長3.5%至1194億歐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1%至98億歐元,全年利潤有望衝擊200億歐元。另一方面,雙方已經確定在商用車領域展開合作,所以福特把南美業務賣給大眾不是沒有可能。

福特變賣資產求生的做法並不令人意外。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在穆拉利“一個福特”的戰略下,該公司將除福特、林肯品牌之外的汽車業務資產和債務一起對外銷售,從而使得公司的負債情況大為好轉。

然而,南北美洲市場好比支撐福特徵戰全球的“兩條大腿”,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如果福特將南美業務賣掉,“半個福特”在美洲的競爭力是上升還是下降,目前還是未知數。

從“一個福特”到“半個福特”

中國銷量或將減半

翻開洋品牌在華的“成績單”,長安福特銷量下滑最快。不但與巔峰時期的業績相比下降一半,而且與“優等生”大眾汽車差距越來越大。

長安福特曾經也輝煌過,而今業績下滑一半。乘聯會數據顯示,2016年長安福特以94.4萬輛的銷量差一步躋身“百萬俱樂部”。當然,那也是長安福特與“南北大眾”(累計銷售387萬輛)銷量差距最小的時期,二者銷量比為1:4。此後,長安福特銷量一路下滑。今年上半年,長安福特累計銷量為22.8萬輛,同比大降37.7%。照此推算,不出意外,長安福特全年銷量約在50萬輛以內,與其巔峰時期相比幾乎減半。而“南北大眾”累計突破400萬輛是大概率事件,二者差距陡然擴大至1:8。

《中國汽車經濟網》分析稱:“產品週期長、車型更新緩慢、產品線老化是長安福特銷量下滑的原因。長安福特的轎車中,第五代蒙迪歐已上市5年,福克斯8年才換代,相對年輕的福睿斯也開始進入產品末期。在SUV陣營中,銳界、翼博、翼虎等同樣進入產品末期,其中最‘年輕’的銳界也已服役4年之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大眾品牌新車頻頻發佈。轎車方面,全新POLO,全新寶來,全新朗逸,全新CC先後亮相。SUV方面,一汽大眾首款A級SUV已經上市,上汽大眾A0級SUV T-Cross 也將在年內發佈。儘管同為百年汽車大集團,一個疲態盡顯,一個生機勃勃,二者已不可等量齊觀。

耐人尋味的是,“半個福特”現象在美洲、在中國接連發生,在美國本土會否再次上演?

從“一個福特”到“半個福特”

美國也剩“半個福特”?

成本上漲,業務收縮,福特毫不客氣地砍掉了轎車業務板塊。

特朗普對進口鋼鋁徵收重稅,汽車行業反應最激烈。有機構指出,今年福特的原材料成本已上漲10億美元,而關稅上調後將再增加3億美元。

成本大幅上漲,福特不得不收縮本土業務。該公司現任CEO韓愷特(Jim Hackett)已宣佈停掉北美所有的轎車業務,只保留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跑車“野馬”。

當年,穆拉利“大清洗”之後“一個福特”幫助公司度過危機。而今,韓愷特快刀斬亂麻一般捨棄轎車業務,剩下“半個福特”結果如何?數據顯示,在美國轎車市場,今年上半年豐田銷量為42.7萬輛,位居第一;福特銷量僅為25.4萬輛,位居第四。在SUV市場,豐田銷量為41.1萬輛,位居第二;福特銷量為40.3萬輛,屈居第三。可見,福特轎車不但被豐田遠遠甩在後面,在SUV領域也被豐田死死壓制,“半個福特”的競爭力明顯下降。

專家指出:“表面看來穆拉利‘一個福特’的戰略幫助公司度過了難關,但福特盈利能力下降的‘內傷’並未治癒。隨著‘內傷’不斷髮作,福特不得不在全球範圍內大幅收縮,‘半個福特’應是該公司走向衰退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