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帶一路」看未來的「易貨發展」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趕著駱駝行進往來於大漠,撐著木船乘風破浪于海洋,用絲綢、瓷器、茶葉、皮毛等換回中亞、南亞、東南亞、中東、東非等國家的商品,打造了一座橫貫東西方的橋樑,不僅開創了東西方貿易的起點,而且編織出了一條沿途沿線諸國友好交往的紐帶。從而,形成了全球聞名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透過“一帶一路”看未來的“易貨發展”

而今,我國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倡導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讓古絲綢之路重放異彩。這一戰略的主旨在於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路徑。

這一戰略構想不是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需要有具體的辦法、落地的措施和共贏的項目。現代易貨為配合這一戰略落地,借鑑古絲綢之路物物交換的經驗,適時建立和開闢國際易貨貿易渠道,積極探索國際合作和全球資源、要素共享的新模式。

透過“一帶一路”看未來的“易貨發展”

據有關部門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多數為低收入國家,還有9個是最不發達國家,各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產業發展滯後、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社會發展水平較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說白了就是缺錢、缺外匯。但這些國家資源豐富,勞動成本低廉,對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願望十分迫切,是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帶。

透過“一帶一路”看未來的“易貨發展”

我國目前產能過剩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傳統重工業、部分輕工業和一些新興產業都未能倖免,這些產業涵蓋勞動、資本、技術密集等各種類型。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大部分國家的工業化水平低於中國,面臨著工業化發展的艱鉅任務。因此,除了優勢產業轉移外,讓中國趨於過剩而其他國家又緊缺的質優價廉產品“走出去”,是中國參與“一帶一路”產能合作的重要目標,完全可以實現合作雙方供需互補、各施所長、各盡所能的良好狀態。

那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本來就缺錢、缺外匯,如何達到合作共贏,又如何讓我國過剩的質優價廉的產品“走出去”?最佳的途徑,就是通過用我們的產能去換取這些國家的優質資源或商品。現代易貨正是基於上述分析和研判,作出了配合“一帶一路”戰略落地、做大做強國際易貨貿易的決策。還應看到,過去我國更多強調“引進來”,更重視發達國家市場,如今需要的是“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而開展國際易貨貿易是一條光明大道,蘊含著無限的商機。

透過“一帶一路”看未來的“易貨發展”

古絲綢之路記載了我們祖先的輝煌歷史,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我們期盼現代易貨能再次彰顯古絲綢之路魅力,讓古絲綢之路越走越寬廣。愛巴特國際易貨正不斷為廣大中小微型企業解決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難題,同時積極發展國際易貨貿易,為未來國際易貨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