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矬子裡面拔將軍拔出的蟋蟀宰相

提起宋朝,史學界上公認的一點就是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北宋朝賢相輩出,如范仲淹,寇準,李綱,王旦等,名相輩出,都是後世的楷模,但名將卻屈指可數,僅有楊家將,狄青等將軍膾炙人口,而其他的像大小種經略相公、曹彬、張瓊、慕容紹宗等將軍則鮮為人知,而南宋則是名將輩出,初期不但有以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為代表的中興四將,還有吳階吳璘兄弟世守四川,但是能流芳百世的名相就比較少了,秦檜之後的湯思退,韓侂冑,史彌遠,賈似道,都是奸相,而且一個比一個奸,但是這樣的評價對於賈似道似乎是不公允的如同近代的李鴻章,雖然罪行累累,但是任用他們,也是當時政局無奈的選擇。

賈似道——矬子裡面拔將軍拔出的蟋蟀宰相

初露鋒芒

賈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是南宋名將、理宗朝的京湖制置使賈涉的兒子,賈貴妃的弟弟。從小生活在名將之家的他自然也是收到了極好的教育,並終於在宋嘉熙二年考中了進士,由於其父親的緣故,賈似道進士及第之後便受到了宋理宗的重用,被提拔為太常丞、軍器監,後來因為其自身的才能和皇親國戚的身份,步步高昇,並且在淳祐五年(1245年),任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安撫使,當時宋蒙戰爭早已爆發多年,而靠近前線的兩淮,京湖,西川則成為了南宋抗蒙的最前線。賈似道順應局勢的在淮西築城,政績斐然、被當時的名將孟珙所看重,向朝廷舉薦賈似道接替其為京湖制置大使。孟珙是當時南宋抗蒙的主要將領,其舉薦的人才大多成為了南宋後期的中流砥柱,如其舉薦的王堅,日後在釣魚城之戰擊斃蒙古大汗蒙哥 ,其派遣進駐河南的劉整,在投降蒙古後,向忽必烈獻策消滅南宋,成為蒙古滅宋的主謀大臣。而賈似道能夠成為孟珙器重的對象,相必也必有其過人之處。

鄂州之戰

南宋寶祐六年蒙古大汗蒙哥伐宋,令其弟忽必烈率領東路軍攻擊鄂州,也是天不亡宋,蒙哥在攻打西川釣魚城時被王堅部的投石機集中,傷重身亡,但忽必烈卻沒有退兵的意思,宋史紀事本末記載,忽必烈聽聞蒙哥的訃告後,曰“吾奉命南來,豈可無功返還?”意在一舉攻下鄂州,為其日後爭奪汗位奪取政治資本。宋理宗恐懼,急令賈似道這位“軍事奇才”馳援鄂州,並且派使者拜賈似道為右丞相。賈似道親自督師鄂州,對鄂州的士氣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蒙古軍隊數次組織敢死隊攻城,宋軍力抗拒敵,蒙古敢死隊首領張禧負傷而退。為防止蒙軍挖地道入城,賈似道令宋軍在一夜之間沿城牆內壁建造起環城木柵,使蒙古軍無功而返,忽必烈聽聞後,感慨道“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充分肯定了賈似道的軍事才能,之後,賈似道運籌帷幄,令各部馳援鄂州,宋朝大將呂文德更是沿江擊敗了蒙古漢將張柔,戰爭的天平,似乎慢慢向宋朝傾斜。當時宋蒙雙方都損失慘重,賈似道便派遣使臣同忽必烈議和,第一次忽必烈並未同意,第二次當忽必烈得知自己的汗位可能被阿里不哥奪得後,便急忙返回北方奪位,史書上記載賈似道與忽必烈簽訂和約,表示願意稱臣、歲奉二十萬兩銀、絹二十萬匹。,因為這一點,賈似道被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但是至於賈似道到底有沒有和蒙古簽訂喪權辱國的合約呢?我個人傾向於沒有,為什麼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一、當時蒙軍久攻鄂州不下,而且在和林阿里不哥已經大有奪得汗位的意思了,忽必烈現在可以說是進退維谷,如果再不撤退,很可能就會重蹈海陵王完顏亮的覆轍,所以對宋朝而言,沒有必要同其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二、這麼重要的條約,最早出現卻是在忽必烈奪得汗位後發佈的伐宋詔書中,在其他諸多資料中,卻並沒有記載。我認為所謂的鄂州和議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這是蒙古為伐宋編織的藉口。二、也存在蒙古方面離間南宋君臣的可能。三、賈似道在南宋晚期時推行公田法,得罪了大批士紳,他們為報復賈似道,對其極力抹黑。所以我認為,賈似道在鄂州時可能和忽必烈商議停戰,但是至於割地、稱臣等條款的存在,就存疑了

賈似道——矬子裡面拔將軍拔出的蟋蟀宰相

位極人臣

鄂州之戰後,賈似道的聲望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宋理宗進賈似道為太師,封衛國公,並且手詔“賈似道為吾肱股之臣,任此旬宣之”賈似道似乎也覺得自己是人生贏家,民族英雄了,後因為其擁立宋度宗有功,更是受到了宋度宗的極大重用,為了測試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他屢次上書皇帝要求告老還鄉,引得度宗苦苦挽留,一開始許其六日一朝,後來又改為十日一朝,這時的賈似道已經不折不扣的變成了一個權臣,奸相。1267年忽必烈在擊敗阿里不哥後捲土重來,圍攻襄陽,而這位蟋蟀宰相早已不復當年的銳氣了,襄陽告急的文書一封又一封的送到他的手上,他卻一封又一封的把文書投入火中,整天抱著小妾鬥蟋蟀,國家大事如同兒戲。並且向皇帝隱瞞了襄陽被圍的事實(對於其是否存在向皇帝隱瞞軍情,此處存疑,鑑於篇幅原因,不再講述了),更有甚者,其上朝也帶著蟋蟀,甚至有一次蟋蟀還跳到了皇帝的鬍鬚上。

公田改革

為解決南宋的軍餉問題,賈似道在宋理宗時期建議推行公田法,並且帶頭獻出其在浙西的一萬畝土地,其中,公田法要求強制收購大地主手下超出國家規定的土地,但這一舉動嚴重的觸動了大地主的利益,並且當時朝中大部分官吏都是大地主,所以這一舉動雖然有利於南宋朝廷,但卻得罪了朝中大部分官吏,為其日後的悲慘下場埋下了伏筆,包括後來殺死他的鄭虎臣,便是被公田法觸動利益的地主階級。

賈似道——矬子裡面拔將軍拔出的蟋蟀宰相

身死名裂

公元1275年伯顏領兵伐宋,賈似道率領十三萬精兵前去抵抗,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丁家洲之戰,這位二十年前在鄂州之戰的軍事奇才卻幾乎沒有抵抗的逃跑了,宋軍主力死傷無數,全國一片譁然,紛紛要求處死賈似道,謝太皇太后將其發配至廣東一帶,上文提到的縣尉鄭虎臣自告奮勇押解賈似道,途中,鄭虎臣多次暗示賈似道自盡,行走到木棉庵這位蟋蟀宰相得知自己人生已無希望,便服冰片自殺,可是沒死成,只是腹瀉,鄭虎臣便在廁所裡將賈似道處死,一代權臣,終遭此運。

作者點評:盡信書不如無書。賈似道作為南宋的最後一位權臣,能讓南宋抵抗蒙古數十年的攻擊,不得不說是有部分才能的,但是他的才能已經不足以支撐起南宋的江山,南宋後期也是無人可用,宋末三傑中的文天祥,也只是屢戰屢敗,但是氣節確實令人稱讚,而張世傑,也沒有力挽狂瀾的本領,用賈似道來做宰相,也確實是無奈之舉。確實是矬子裡面拔將軍了。而且由於其公田改革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在百餘年間也一直被抹黑。但是對於其耽誤朝政,丁家洲之戰失敗,其也要承擔主要的責任,但是分析一個人也要同時看到他的攻績和過失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