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對HR說,超過35歲的簡歷不用看了,你怎麼看?

文:刁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末有彩蛋!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年齡,對職場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老闆對HR說,超過35歲的簡歷不用看了,你怎麼看?

老闆告訴我

超過35歲的簡歷不用看了

很多公司,對85前的人都瞧不起了,說85前還沒有拿到總監的話,就覺得這個人沒什麼可看的。

原來,真正的麻煩不止是房價,還有35歲以後能幹嘛,如果35歲還沒有混到中高層管理崗位的話。

知乎上有個女生髮帖問,自己35歲了,在某大型銀行做了10年軟件測試,金融專業的她後悔入了軟件行業,最終發現自己再努力都愛不上計算機,技術知識可以靠死背下來但是非常痛苦終於崩潰。

前年下定決心辭職出國唸了金融碩士。她今年畢業回國找工作,才發現投簡歷根本沒有人搭理,國內銀行基本只招應屆畢業生,35歲以上幾乎只招行長。破罐破摔,打算先從實習做起。

但是,有工作經驗的不符合實習生條件,不要。業內人士跟她透了個底,你這個年齡根本沒有人要...

35歲,突然感覺身邊的世界不太友善了。

老闆對HR說,超過35歲的簡歷不用看了,你怎麼看?

35歲危機,怎麼辦?

信息好像爆炸了,滿社會都是什麼王思聰啊移動互聯網啊投資啊之類的。

都說35歲現象,看來還真的是!

一個人到了35歲左右還是在轉行和徘徊狀態真的很可怕,不知道未來的出路在哪裡!放棄原來的又不甘心,轉行又沒有突出的優勢。

想起知乎上那個35歲的女生說:

“我是個做事情非常努力的人,在軟件行業哪怕專業知識欠缺也刻苦努力,做到經理且拿優秀員工等一堆獎勵。出來做事也願意從低(實習)做起。真的不想就這麼在家閒著,真的沒人要麼?”

比起這位女生,HR的職業生涯似乎更不如意。

到了一定年齡,如何選擇僱主會很糾結。

去大企業,未來談薪砝碼可以增加,但人際關係複雜;

中小公司創業階段,相對容易推進,但簡歷背景不好看。

我聽過一些HR求職,公司規模小不去、公司規模大的新業務板塊不去、互聯網金融行業不去、互聯網行業不到C輪階段的不去..

現代的僱傭關係早已擺脫了過去終生服務一家企業的情況,企業和員工都更關注短期利益,沒人願意投資於長期關係。

在這樣的環境下,因為各種內部外部原因,難以在短期有所建樹的HR,特別是HRD(人力資源總監)這樣的職位2-3年就會換一次,甚至聽到過有些民營企業一年換幾個HRD的事情,大部分老闆對HRD並不滿意,HRD似乎成了高危職業。

年輕還可以經常跳槽,如果年齡過了四十,還有多少跳槽的資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