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為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從小就酷愛表演藝術的吳秀波如願以償的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原本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是畢業之後能夠從事表演藝術,然而事與願違。在文工團工作,這和自己的夢想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一度讓吳秀波患上了抑鬱症,最後他決定辭職,自己去發展,讓夢想照進現實。

為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但之後他愛上了唱歌,於是跑到歌廳去唱歌,一個月下來能夠收入幾千甚至上萬元,這在當時已算鉅額薪水。1995年,為了追求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吳秀波辭掉了鐵路文工團的工作。他到歌廳當駐唱歌手,雖然也掙了一點錢,但歌廳漸漸不景氣了,身邊的朋友紛紛離開,吳秀波也最終放棄了演唱。

為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這之後,這個失業青年為了生計,賣過電器、倒過外匯,還在北京與河北開過三家餐廳。"我開的餐廳有中餐,也有西餐,看上去餐館那麼多,但實際狀態並不好,有一個月就賺了四千塊錢,連房租都不夠,開支太大了。直到現在,我只要往哪個餐館一坐,簡單地看看客流,我就知道這家餐館一天的資金流水有多少。開餐館很不容易,很累,也不賺錢。我覺得,一個人只要能把餐館開好,做什麼事都餓不死。"

為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吳秀波說,演藝圈是一個很看重技術的行業,演戲好,自然就能生存,所以他從來不去弄一些炒作去吸引別人的眼球,那也不是他的性格。"我覺得幹演員這一行,就怕自己沒電。演員的累不是說你要去和製片和導演搞好關係,而是你要保證一年到頭都要對那個明知是假的事情感興趣,保留激情和樂趣。這很痛苦,很多時候,我在家裡淋浴的時候,在水聲中大哭。"吳秀波道出了做演員的心聲,別看這個職業風光,但很艱辛。

為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在娛樂圈打拼了近十年的光景,對於時下的風光,吳秀波看的很淡,他曾說過,明星叫做娛樂的主體,演員叫做娛樂的載體,我是一個非常好的娛樂載體,我只是用一個角色讓觀眾看了這部劇不後悔。他直言對於紅不紅,自己沒有太多的感受,只要脫貧就好,脫貧這個字眼聽起來有些心酸,不過吳秀波也確實經歷一段坎坷歲月,曾做過歌手,電視劇監製,音樂編輯,商人,多重的身份顯然讓這個中年男人對娛樂圈有著更為清醒的認識。

為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他說,其實每個人在他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應該努力地認清自我。而在他的演藝生涯中,不停地充斥三種元素,第一種元素是對抗,好像每個人生下來,就要比別人強,比別人好,擁有比別人更多,慢慢地,我們開始認知,我們生活在一個共生共存的社會里,我們需要彼此尊重,這兩種認知是有巨大分歧的,我們慢慢地意識到一種新的力量,叫做犧牲。細細想來,其實波叔的演繹之路也很有戲劇性。

為了生計奔波半輩子,風雨前行,你知道是誰嗎

雖畢業於中戲,但剛出道時演藝之路並不順利,生活很是拮据,他曾說過自己做過"百家活",賣過畫甚至開過美容院。想必當時心理壓力非常大,當現場看到喜劇人們頂著巨大壓力為觀眾帶去笑聲的時候,波叔也感同身受,回想到了自己曾經艱難的歲月。但好在萬事開頭難,現在一切苦難都已過去,滿場的掌聲就是對波叔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