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還是少年——大秦農夫生態農莊負責人張小鋒「三變」紀事

歸來還是少年——大秦農夫生態農莊負責人張小鋒“三變”紀事

歸來還是少年

——大秦農夫生態農莊負責人張小鋒“三變”紀事

摘下那副文氣的眼鏡,收斂住眉宇間的自信,張小鋒更像一個標準的農夫:樸素的衣著、黝黑的皮膚。

“天天在地裡風吹日曬,不黑才怪哩!”站在辣椒地裡,僅憑膚色,不熟悉的人很難把他和工人區分開,知道他就是老闆。

張小鋒是鳳翔縣城關鎮馬家莊村人,在外打拼多年,3年前返鄉創辦了大秦農夫生態農莊,主要從事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銷售。

返鄉之前張小鋒在北京從事網絡銷售工作,收入可觀,前景可期。然而他卻放棄了這一切,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家鄉發展。

是什麼原因讓他做出返鄉的決定?又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定投資農業?見過世面,熟悉互聯網的張小鋒,在大秦生態農莊運營模式上有什麼新理念、新舉措?……帶著種種疑問,7月16日,筆者對張小鋒進行了專訪。

從農家窮小子到職場精英

家鄉是一個人的精神原鄉,對張小鋒來說這句話感受尤深。少年時期家庭變故,他沒少受街坊鄰居的接濟和照顧。“可以說吃過百家飯,這一幕到現在忘不了!”25年過去了,至今說到這些,張小鋒眼圈發紅。

1993年初中畢業後,張小鋒走上社會,開始了自己的拼搏之路。那時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活出個人樣來。他先後從事過多份工作,辛苦自不言說。“在一家報社搞發行,大熱天揹著百十斤重的報紙包,汗淌下來,人都睜不開眼睛。”

縱是這樣辛苦,張小鋒也沒有放棄自己內心的追求。但凡有些積蓄他都用在了個人學習進步上,就是憑著這股狠勁,他通過了在職研究生學習。“走出校門早,但社會告訴我沒知識夢想就是一句空話!”

天道酬勤。好學的張小鋒此後在北京市大學生服務中心從事就業創業輔導工作,很多學生從他的經歷中得到過重要的人生啟示。2008年張小鋒入職清華同方,從事網絡營銷,並擔任部門負責人。“當時手下好幾十號人,高學歷的也不少!”說起職場的輝煌,張小鋒依然自豪。

職場的成功讓他這個外來戶在京城站穩了腳跟。彼時他在京城擁有了兩套房子、有車、有積蓄,張小鋒躊躇滿志。

從職場精英到公益達人

2011年9月份張小鋒參加了一次公益活動。在青海他看到的荒涼和貧窮深深刺痛了他,他從那些孩子們期盼的眼神中似乎看到了年幼的自己。

他覺得有責任幫助這些孩子們。此後他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和在網絡上的影響力發起了“智富西部”公益活動。“兩年時間我和自願者們走遍了青海果洛州的56所小學,行程20多萬公里,捐贈的書籍、電腦價值50多萬元。”

2013年4月,四川雅安發生地震,張小鋒和他的同道們又一次奔赴災區開展公益救助活動。

從雅安回來後,張小鋒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他回顧了這些年跑過的路,目睹的貧窮和苦難,他覺得要改變西部農村落後的面貌,光靠輸血式的公益救助不行,必須有人帶著群眾幹,必須有人為眾人利益謀。

大道理想通了,自己應該怎麼辦?從哪裡做起?

經過認真考量,張小鋒決定回家鄉種地。他想用自己這些年學到的本事,改變傳統的生產銷售方式,讓鄉親們一起致富。

就這樣,2015年5月,他不顧親友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從京城回到了魂牽夢繞的馬家莊村,又做回了農民。

25年前他從這裡出發,25年後他又回到這裡,歸來還是少年。

從公益達人到職業農民

回到家鄉後,張小鋒緊鑼密鼓的開始實施他的計劃。

2015年6月份,他成立了大秦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陝西大秦農夫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此之前,他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秦印象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合作社負責組織生產,陝西公司負責品牌運作和市場營銷,北京公司負責供銷信息和市場拓展的經營格局。

最具互聯網思維的是,他同時還創辦了大秦農夫市集網上商城,消費者通過親身試驗大秦農夫的農產品,認可品質並經過申請就可以成為商城經銷商,經銷商把自己認可的任一種商品推薦給好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消費者通過分享的鏈接下單後,系統會自動計算業績,這樣就形成一個消費者享受到優質農產品、分享者收到回報、終端完成產品銷售的皆大歡喜的營銷格局。

有市場經營主體、有新穎的營銷理念和模式,接下來關鍵是生產出適銷對路的優質農產品。

種什麼?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種秦椒——經過深思熟慮,張小鋒做出決定。自從有了回鄉的年頭,幹什麼,怎麼幹,他已經思考、推演過無數回。他想到馬家莊村是秦椒的優生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村上生產的秦椒以皮薄膘厚,辣味適中馳名國內,還出口過國外。父老鄉親們種辣椒都是一把好手。同時他還依託北京公司,專門就北京的飯店秦椒用量做過調研,掌握了市場規模和行情。種什麼定了,接下來就是組織生產了。

2015年8月份,合作社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如願流轉到193畝土地。“這些地涉及農戶46戶,179人,流轉過程充分尊重大家意願,很愉快!”鄉親們對張小鋒依然支持關愛。

由於沒有經營大面積土地的經驗,張小鋒一開始步子邁得並不大。“不能貪大求洋,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必須成功不許失敗。”

就這樣,他帶著大夥在家鄉的這片土地上盡情揮灑智慧和汗水。目前合作社形成了以秦椒為主,糯玉米、紅薯、黑苦蕎為輔的種植結構。作務上採取自然農法,先後投入90萬元用於土壤改良,杜絕農藥、化肥、激素濫用,全程使用有機肥,採用物理生物植保,基地所產的辣椒、糯玉米真正還原了其本真的味道,用張小鋒自己的話說,“綠色有機無汙染,是我們自己都敢吃的健康安全食品。”

2018年6月份,大秦農夫發展進入第三個年頭。端午節前,合作社所有鄉親們都收到了張小鋒送的禮物:包裝精美的商品辣椒麵和糯玉米糝子。看到自己地裡生產的辣椒玉米成了禮盒裡包裝精美的商品,大夥都高興的說“小鋒這娃能成,有情有義!”

回顧兩年來的苦心經營,張小鋒感慨良多,“兩年累計完成投資390萬元,正式推出了風乾秦人椒、秦人椒辣椒麵、大秦糯玉米糝子等精選商品。第一年技術落地和產業工人培養,第二年種植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投資的目標全部實現,最高興的是帶動附近群眾增收110多萬元,帶動本村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同在這個6月,張小鋒主導的大秦農夫生態農莊田園綜合體項目成功入圍寶雞市“郵政儲蓄杯”第三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十強。

同在這個6月,公司正式邁入拓展會員消費者的戰略階段。啟動了大秦農夫生態農莊共享莊主計劃,在寶雞市全面投放廣告,在基地與共青團寶雞市委聯合推出“大秦農夫公益大講堂”主題講座活動,市場反應熱烈。

創業維艱,不忘初心!

正如小鋒在朋友圈深情寫道:三年來,我們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天災沒有氣餒,重壓沒有趴下,困苦沒有退縮,還是那句話,既然已經選擇了遠方,就不怕風雨兼程。一如劉歡所唱的《在路上》,堅定不移的向著目標前行,既有歷史給予的使命,也有陝西后生該有的責任,更有西北漢子頂天立地的擔當。大秦農夫,必將在智富西部這條康莊大道上,走的更遠、更遠……

作者簡介:範寶軍,網名雍城放歌。一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深厚感情,樂於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鼓與呼的新聞輿論工作者,鍾愛散文和古詩詞,紮根基層多年,有多篇文章在省市報刊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