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戰紀:RE之三大罪

應該是在高三末尾的時候,我接觸到了東京戰紀(這部番的譯名反覆修改,有東京喰種,搜查官,食屍鬼以及現在使用的東京戰紀)的一二季,乖戾偏執的“白色死神”和膽小忠厚的金木研,恰恰和我內在的燥鬱和外人前的平庸相互對應,而那一首tk的《UNveral》和A叔的《季節也接二連三的死去》著實令人印象深刻,tk的歌聲近似於那種壓抑於咽喉之中的涕泣,而A叔的歌聲卻又厚實雄渾,則像是在解開約束後內心的的自由吶喊,在配上金木在人與食種之間,道德與食慾,理智和癲狂之間的反覆掙扎,確實博得大量的稱讚,直到我看了東京戰紀RE。

東京戰紀:RE之三大罪



東京戰紀:RE之三大罪

此片有幾大罪狀,請讓我在此一一羅列吧:

第一,劇情上的銜接極度簡略——雖然適當的壓縮劇情,將一些疑團留到下季是不得已的行為,但是請適度而為好嗎!!!上一季末金木還抱著基友,這一季就成了搜查官的“媽媽”請問這是什麼神展開???神父的來頭?瀧澤怎麼就成了食種?有馬怎麼和佐佐木(金木研)開戰?月山習的病是怎麼回事?過去的那些陪伴他的同伴現在怎麼樣了啊?這些才是我們這些追番的人真正關心的事情啊!很顯然,編劇的思路大概如此:RE的劇情單靠之前的鋪墊估計是撐不下去了,不如讓一切從頭開始吧!??這種態度不就是糊弄人嗎?為什麼我選擇繼續追番,不就是因為你們之前在安利中表現出的風格深得我心啊,不然為什麼會選擇追呢?但是如今,那些人物就這樣被無視了——視角的轉換可不是這麼玩的啊,雖然你們叫做RE:但是請多少給我們這些等待三年的人一點點過去的殘影吧。

第二大罪,是作畫敷衍了事,恕我直言:雖然東戰前兩季的評分和口碑具高,但是我們還是要尖銳的指出——大量受眾被吸引過來的原因還是在於製作組劍走偏鋒,在散發著戀愛酸臭味的一眾番劇不惜以血腥獵奇作為賣點(當然我要聲明東戰的獵奇其實只是相對於大眾日常觀而言,本質上還只是一個故事經過誇大)那麼作畫的質量毫無疑問會成為第一評判標準,老實說單純的用作畫來評論有點不負責,但是對於一眾老宅而言,以主角失憶/更替/老去等理由強行推進劇情的做法和看一部新番有何區別?就算你們僅僅想將東戰做成一部血漿橫飛的獵奇片,至少多多籌備一點經費吧——刻畫人物的放大不僅僅有對臉部誇張的特寫,舌頭的蠕動,番茄醬的飛濺,更多的應該是反映出人物本身異於常人的地方,用不合常理的鏡頭表現出他們內心中扭曲的掙扎和吶喊。

第三大罪,準確的說是我所最為不屑的一種行為——請不要將我當做一個鋼鐵直男,過分的去諂媚觀眾—我們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態度的番劇,並不是為了迎合觀眾而一味降低自己底線的強行媚宅,這樣只會使之前鋪墊出的人物形象崩毀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月山習原本的設定應該是一個偏執的美食家和翩翩的貴公子,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絕對美味而無所不用極,在東戰re中,則成了一個gay???exe,和本季新出場的傭人強行搞基的行為很有趣嗎?說到底,想要通過這個展現什麼?故事本身應當忠實於自己的內核,強行加入這些無關內容的行為有如紅燒肉中加入大蒜,只會讓原味喪失,留下一鍋亂燉。有人反駁:《后街女孩》中愛豆們原來還是黑道大叔呢,也沒見到有誰去指指點點啊?那麼首先我們就要弄清他們定位上的異同之處:后街是一部純粹的搞笑泡麵番,而東戰則更像是我們隱藏在面具下的猙獰扭曲的面孔和滴著血的心——這是我們內心的宣洩之所啊,又何必摻雜那些無關之物?

東京戰紀:RE之三大罪


東戰re,我有點失望,我希望在10月份去見到一個更好的東戰:RE。

http://www.dmacg.net/ycdmwz/600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