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舆论热衷于评价“一带一路”,有赞也有损,且看他们如何说

近期,西方舆论掀起一股热议评价"一带一路"的浪潮,他们的评价有赞也有损;他们评价的依据,有的是来自于实验室的研究结论,有的则是从传统固有观念出发的习惯性认识。

美国研究:中国亚非项目缩小经济差距 有助全球稳定

据美国广播公司9月11日报道,美国威廉-玛丽学院AidData实验室主导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在非洲和亚洲投融资建设的铁路以及其他设施有助于有关国家缩小经济差距。

西方舆论热衷于评价“一带一路”,有赞也有损,且看他们如何说

这项研究对2000年到2014年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138个国家的3485个相关项目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对外项目给有关国家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和更大市场,缩小经济差距,降低暴力骚乱的风险。

AidData执行主席帕克斯在电子邮件里指出,中国投资促使经济活动更加均衡,有助于全球稳定,西方大国因而更容易获得应对其他全球威胁和危机的机会。

报告指出,非洲、南亚等地区的领导人都非常欢迎中国的各大对外项目,包括“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呼吁扩大贸易,在亚洲、非洲和欧洲65个国家建造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

西方舆论热衷于评价“一带一路”,有赞也有损,且看他们如何说

上图:AidData的报告封面。

AidData在最新的报告中列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清单,其中43%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铁路、桥梁、港口、机场、电网、手机信号塔和光缆线路;另有42%是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和学校。报告指出,这些项目给当地带去福利,就连乡村也从中获益。

帕克斯进一步指出,中国对外投融资项目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回报,因为中方企业工作速度更快,经常在数月内完工。相较之下,西方支持的项目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

此外,中国对外项目很注重有关国家内陆地区与港口的联系,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增加出口收入。

英国《金融时报》:所谓的一带一路的“双赢”模式也有输家

和美国这家实验室的研究结论不同,英国《金融时报》一篇社论则对“一带一路“计划抱着贬损的态度。作者写道:中国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宣扬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往是“双赢”的。中国赢得了合同、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它的合作伙伴赢得了基础设施、投资和一个盟友,而且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这个盟友在提供贷款时不附带明显的政治条件。双方的确都可以得到很多好处。然而,越来越多的接受中国信贷的国家发现,所谓的“双赢”模式也有输家。

美国官员声称发现了如下模式:中国政府鼓励对方负债,以便在对方拖欠还款时取得其战略资产控制权。无论中国是否故意这么做——中方强烈否认这一点——此举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文章还列举了两个例子称,巴基斯坦计划就签订的“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协议进行重新谈判,马来西亚政府暂停总值230亿美元的“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及取消总值约30亿美元的管道项目。作者认为,重新审查这些项目的战略重要性、商业价值,符合这两个国家的利益。因为巴基斯坦正在一场国际收支危机中苦苦挣扎,这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巴基斯坦在总值62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计划——“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雄心勃勃的部分——下大笔借贷所致。

文章称,上个月,美国参议院成员指责中国“将资本用作武器”,并呼吁特朗普政府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急于拯救那些难以偿还中国贷款的国家。

文章称,毫无疑问,中国的资金支持了非洲和亚洲的增长。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资金也增加了脆弱国家遭遇危机的风险。它称,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最近的一项详细研究发现,在68个接受“一带一路”倡议资金的国家中,有23个属于这种情况,其中有8个国家的主权债务已经处于维持不下去的水平。

不过,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这种说法显然有些偏颇,难道它提到的8个国家的主权债务全是来自中国的一带一路吗?对此,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直接反驳说,事实不是这样的,这其中有的国家债务水平过去就很高企,那是多少年形成的,有的国家债务负担确实偏重,但主要是从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长期大量借贷。中国是后来者,我们企业才走出去几年?中国并不是最大的债权方。

《金融时报》的文章还说,斯里兰卡将一个靠中方贷款修建、但未能创造多少收入的港口出让给了一家中国综合企业,租期99年。巴基斯坦和吉布提(Djibouti)的港口很可能面临类似的接管——美国和中国在这两个国家都建有军事基地。

文章最后说,与不透明的中国贷款相关的新问题,对全球都有影响。这关系到中国作为发展资金提供者的声誉。

针对《金融时报》等西方媒体发表的上述观点,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8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反驳,他说,共建“一带一路”的项目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是有效投资,有价值的资产,当然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而不是给这些国家带去了所谓的“债务陷阱”。

(综合《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