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艷麗瓷器

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豔麗瓷器

明 紅綠彩花卉葫蘆瓶 ↑

元代景德鎮從宋加彩工藝中分離而獨樹一幟的釉上裝飾彩類。即器物上僅用紅、綠兩色繪畫,低溫燒成,紅者如棗,綠者發翠,具有濃郁的民間藝術氣息,其構圖運筆多以寫意為主,紋飾人物、花鳥、山水常見,民窯居多。

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豔麗瓷器

明 紅綠彩龍紋執壺 ↑

紅綠彩是在高溫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燒成後,在白釉上用紅、綠、黃等彩勾畫出紋飾,再入窯以800℃左右的低溫燒成。紅綠彩瓷器物上常以白釉為主要底色,以潔白的釉色和大面積的紅彩相配合。

紅綠彩瓷的色彩主色是紅、綠、黃三色,但每種彩又有深淺不同的色階。紅彩是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彩,用青礬加熱、煅燒而成,最大的特點是將彩施於器表之前就已呈現紅色,在施彩時就已知道其燒成後的呈色。

黃色則有淺黃、明黃和金黃等色。紅綠彩瓷常與釉下棕褐彩和黑彩相配合,是宋元時期瓷器裝飾藝術中的特點。

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豔麗瓷器

明 紅綠彩龍紋瓶 ↑

上個世紀國內外的古陶瓷學者關於對景德鎮窯燒製紅綠彩瓷的起源,還知之甚少。歷史文獻與傳世實物的匱乏,使得景德鎮早期五彩的研究長期處於混亂,且模糊的邊緣課題。

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豔麗瓷器

明 紅綠彩龍紋碗 ↑

由於紅綠彩瓷是元代景德鎮窯業燒製的一類特殊的品種,80年代上海硅酸鹽學會出版的《中國陶瓷史》對這個時期的彩瓷未作任何提及,其稀少狀況可想而知。

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豔麗瓷器

明 紅綠彩小罐 ↑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陶瓷界鑑定泰斗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鑑定》一書中就曾對於景德鎮早期五彩瓷的起源開篇立論,剖析了收藏在日本的幾件元末明初五彩器物,並引用了北京、杭州地區發現的兩片珍貴的紅綠彩瓷標本,使得元末明初景德鎮早期五彩瓷初露端倪。

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豔麗瓷器

明 紅綠彩開光花卉八稜罐 ↑

早期紅綠彩瓷器的興盛,是在中國北方政局長期穩定、城市商品經濟持續繁榮、市井文化高度發達的歷史背景下,豪放粗獷、崇真尚實、以俗為美清新質樸的草原文明與崇尚平淡高雅,溫柔內斂的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果。

市場上紅綠彩的贗品很多,目前國際市場上的紅綠彩數量稀少,一般的碗盤大概要二三十萬元,好的可能要上百萬元,精美的陶塑更是極少出現。

大紅大綠:一種來自大明朝的豔麗瓷器

利益驅動之下,贗品層出不窮。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都能見到不少。紅綠彩的身價被認可之後,照著圖書紋樣做假的也很多。雖然贗品多,但紅綠彩的贗品基本不可能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紅綠彩的鑑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有土壤附著的現象,表面有一層鏽殼,這個很難偽造;

其次,紅綠彩的胎土,新舊也有明顯差異,新的特別硬,密度大,老的就相對酥鬆一些;

再次,新舊紅綠彩釉面的礬紅和綠的變化,也有明顯差異。

辨識這些“明顯”差異,前提是得特別熟悉紅綠彩,否則還是很難看得出來在贗品叢生的當下,紅綠彩的收藏一定得慎重。內地有一些博物館近年都曾經在市場上購入贗品,專業機構尚且如此,私人藏家更須小心。”

紅綠彩瓷主要有兩大類產品,一是日常用品,如碗、盤、杯、瓶、罐、枕等器皿;另一類是各種瓷塑製品,如佛、菩薩、天王、弟子等宗教塑像,嬰兒、侍者、伎樂等日常人物塑像,還有隨葬的墓主人夫婦像和日常用的祖宗像等。

合作藏友流程說明:

一. 藏品不符合要求,一律不允許以任何名目向藏友收取任何費用。

二. 藏品符合要求,並經藏友同意通過我司的服務渠道送拍,我司收取每件1000元的服務費。

三. 符合送拍要求的藏品,通過我司負責對接拍行的老師以實物的形式送往拍行定起拍價。藏友認可拍行定出的起拍價,並同意在該拍行拍賣,即支付3000-5000不等的費用,(含圖錄費、線上雅昌官網預展、線下實物預展、拍行會員推廣、藏品押運)同時和我司簽署委託拍賣合同。拍賣會結束,成交藏品我司和拍行合計收取30%的服務佣金,流拍藏品隔期可繼續預約拍賣。

我司鄭重聲明:整個服務過程沒有鑑定費、沒有託管費、沒有流拍費。

本說明中拍行指:北京翰海、睿嘉四季、北京保利。全程公開透明,精品徵集壹伍喜,伍伍壹漆,漆叄扒貳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