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論」從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兩方面著手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強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段時間以來,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嚴峻形勢,面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緊迫任務,一些非公有制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發展動能轉換緩慢等問題凸顯出來,有的企業甚至脫實向虛,投資創業意願弱化,發展活力和創造力有所下降。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亟須進一步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

造成一些非公有制企業活力和創造力不足的原因,可以從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兩個方面分析。

從外部環境看,一些地方和領域仍然存在市場準入壁壘,一些非公有制企業投資還面臨“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問題的阻礙;非公有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

從企業自身看,一些非公有制企業沒有及時擺脫低端競爭的路徑依賴,創新能力不足、創新人才匱乏,陷入不會創新、無法創新甚至不敢創新的困境;一些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理念滯後,內部治理粗放,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進入新時代,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把非公有制經濟的潛力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著力打造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習近平同志指出,“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營造的環境營造好,該制定的規則制定好,讓企業家有用武之地。”“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多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為企業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市場經濟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非公有制企業對市場信號反應靈敏、生產靈活性強、能夠更好滿足個性化需求,著力打造有效市場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尤為重要。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不斷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努力完善市場機制,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全面優化制度和政策環境。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穩預期、穩信心,激發民間資本潛力,調動各方投資創業積極性,有效規範和約束市場主體行為,為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切實保護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大政策落地力度,通過完善金融體系、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等措施,不斷減少和消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牽絆,最大程度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投資興業的信心與動力。

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習近平同志指出,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一種特殊要素,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主體。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讓企業家把全部精力用於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於創新創業。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實現精益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