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堂 · 陪你讀書——《獄中記》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前言

清秋,老山,茶香,讀書聲·····

自浦監微信公眾號九月推出讀書堂活動,反響熱烈。第一期讀書堂讀的張晶校長的《望知興嘆》,引發了讀書人的好評。

今天,第二期讀書堂如約而至。

讀書堂之陪你讀書De Profundis

獄中記

除了天才就一無所有的愛爾蘭綠孔雀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 - 1900年11月30日)

愛爾蘭作家、詩人、劇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

他的作品在劇院演出後得到廣大回響,在19世紀與蕭伯納齊名。

他的戲劇、詩作、小說留給後人許多“金句”,如“活得快樂,就是最好的報復”等等。

王爾德富有過人的自信和天賦,雖然他的晚年極為潦倒,但他的藝術成就仍使他成為世界經典的藝術家。

他創作了9 篇童話,結集為《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屋》兩部童話集。

1895年5月25日,王爾德因為“與其他男性發生不道德的行為”而被判處兩年徒刑。

1900年王爾德因腦膜炎於巴黎的旅館去世,終年46歲。

1909年,王爾德的遺體移靈到拉雪茲神父國家公墓,長眠至今。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控訴狀與自供狀

Oscar Wilde

創作背景—維多利亞時代,兩位花花公子的一段八卦史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正如譯者在後記中提到的,這是一部交替著自傲與自憐、病態與狂妄、激動與受騙的信,就像王爾德一貫主張的那樣,是生活與藝術的融合。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鑑於大家對八卦的偏愛,首先梳理一下王爾德入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

王爾德主張的唯美,並不只是表現在理論上和創作上,而且還在生活中付諸實踐。他在生活中總是以超然於道德之外的面孔出現,標新立異,我行我素。比如他總是穿著奇異的唯美服裝——一身天鵝絨的衣服、寬大的汗衫、倒折的領口,打一條與眾不同的領帶,而且抽金頭的紙菸,手裡總拿著一朵向日葵或者百合花!

除去我們能夠想象到的種種享樂方式以外,與俊美的青年相伴,也是他的一種快樂。他在自己身邊聚攏了一大群與他地位、趣味相當的青年,日夜宴樂,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因為被維多利亞時代的衛道士職責為同性戀者的領袖,是道德敗壞。

道格拉斯是王爾德的崇拜者、好友。兩位花花公子在一起可謂是志趣相投,珠聯璧合。

兩人夜夜笙歌的放縱生活引起了道格拉斯父親——坤斯培萊侯爵的不滿,侯爵要求兒子離開王爾德,可道格拉斯卻回覆了一封侮辱性的信件,拒絕了父親。於是侯爵就以“有傷風化罪”將王爾德送上了法庭。

雖然一向以法律和公正的審判而自豪的英國司法界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宣判王爾德無罪,但倫敦上流社會鬱積在心頭的仇恨沒有平息,身處維多利亞時代,不少人因為眼睜睜看著懲罰這個幽靈式人物的機會從身邊滑過而感到黯然神傷。

另一方面,道格拉斯在學校一天到晚也沒幹什麼好事,在外面欠下不少錢,給父親添堵,因此侯爵對自己這個兒子是真心不滿。

不幸的是,俊美的道格拉斯因為仇恨自己的父親,一心想把父親送進監獄,便極力慫恿王爾德以“誹謗罪”反控他父親,而自以為清白無辜的王爾德也照做了。

這一次,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法律沒有再錯過機會。在法庭上,王爾德的生活、作品,尤其是他寫給道格拉斯的帶有親暱字眼的信,都成了他有傷風化的罪證。最終,他被判兩年苦役。

對於已經完全習慣於花花公子我行我素的王爾德來說,監獄的生活猶如地獄,他所遭受的痛苦確實是可以想象出來,也就是因為這種遭遇和痛苦,使王爾德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使他通過反省自己的一生總結了自己的思想和藝術,這本《獄中記》可以說就是他思想的結晶。

才子在獄中的苦情吐槽,成就悲觀主義經典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該書通篇籠罩著一種徹底的悲哀,是典型的悲觀主義作品,然而這種悲觀卻是通過無盡的謾罵、嘲笑、指責、控訴來體現的。

書的前半部分幾乎充斥了王爾德對道格拉斯批判,以至於看久了會感到一些厭煩和無聊。

王爾德在書中不厭其煩控訴了從認識道格拉斯之日起,到入獄以來這幾年他們之間發生的每個或輕或重的事件,就像祥林嫂一樣,反覆說著他們吵架、分手、原諒以及接下來繼續循環的俗套故事。

不過藝術家畢竟不同於常人,不但罵人滿篇不帶一個髒字(或許是被出版商刪掉了也不一定)、不帶重樣,關鍵是罵人的同時還要將自己的藝術觀點,為人處世三觀等等表達出來,大概是這本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吧。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獄中記》的很多段落都值得反覆朗讀

读书堂 · 陪你读书——《狱中记》

問題不是對生活了解太少,而是瞭解太多了。

最大的邪惡是淺薄。

痛苦,是人類存在的唯一方式——這種說法你可能聞所未聞,因為只有通過痛苦,我們才能感知自身的存在。而對曾經承受過的痛苦的追憶,是對我們自我身份的確認和證明的重要手段。

儘管你在我生病的時候那樣對我,可我卻不能在你最悲傷的時候同樣還給你。

愛情是靠幻想來滋養的,他讓我們變得比我們自己意識到的更聰明,讓我們比我們感覺到的更美好,讓我們變的比我們本性還要高尚。通過愛情,我們才有能力將生命視為一個整體;通過愛情,也只能通過愛情,我們才能理解他人的現實狀態,也能理解他們的理想狀態。餵養愛情的,只能是精緻美好的事物,或者精心呵護的事物。

無論發生什麼,我都必須將愛留在心中,如果我走進監獄,卻沒有愛,那我的靈魂該往何處去。

愛不是悲慘的躺在市場上的商品,等著人們討價還價。愛自身的樂趣,就像智識樂趣一樣,只能通過它自身的存在來表達。愛的目的就是去愛,沒有其他,也不容其他。

平凡生活中每一個小小的言行都能滋養敗壞的品格,一個人慣常在密室裡做的事情,總有一天要被晾在房頂上公之於眾。

資料整理:王東亞

審核:王東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