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暴涨泄洪冲出一座古墓,出土一部中国最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水库暴涨泄洪冲出一座古墓,出土一部中国最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公元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因为连月的阴雨导致水库水位不断的上涨,严重威胁到下游几百万百姓的生命安全,所以县政府马上打开水库的闸门,让洪水倾泻而下以减轻水库的压力。不料这一次泄洪却冲出了一座秦代古墓,考古队对它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 考古队在古墓中清理出了大量的竹简,一共有1155枚,大部分都是记录了秦国时候的社会、经济、文化、农耕、度量衡等等方面的条例法规,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和考古价值。这些竹简后来被考古专家整理为十大部分,并出版了十部先秦失传古籍,其中有一部被专家命名为《效律》,里面非常详细的记录了秦国朝廷官府对当时民间集市上那些奸商短斤少两欺骗消费者的恶劣行径,进行严厉处罚的法律。

水库暴涨泄洪冲出一座古墓,出土一部中国最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这一部律法的发现,不但填补了类似法律的历史空白,还把中国保护消费者者权益的时间大大提前了2000多年的时间。

这一座历时半年时间才挖掘清理完成的古墓,后来被专家命名为“睡虎地秦墓”,古墓的主人根据竹简的记载名叫“喜”。

喜出生在公元前262年, 他是秦国的一个官阶很小的地方事务管理职员,其地位类似于现代地方政府基层机关的秘书,他专门负责记录与发布一些与法律有关的行政工作。

他一生经历了秦始皇登位到他统一六国的全过程,并且把这个时期的法律法规都详细的记录在竹简之上,对于研究秦国时候的律例和社会人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水库暴涨泄洪冲出一座古墓,出土一部中国最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这批竹简长23.1~27.8公分,宽0.5~0.8公分,里面文字是墨书秦隶,与现在的正楷字体完全不同,需要古文字专家破译出来或译成白话文才能看得懂。这1155枚竹简上的内容,全部都是墓主喜生前默默无闻的坐在案桌前枯燥地抄写出来的秦国法律制度与行政文书,医学著作等等方面而留存下来的法条,后来被考古专家命名为“睡虎地秦墓竹简”。

因为它们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极高,后来被列为了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境展览。

在秦竹简《效律》上,详细地列出了官府对商人短斤少两行为进行惩处的办法,比如“斤不正,三朱以上”、“黄金衡羸不正,半朱以上”,则“赀各一盾”。

水库暴涨泄洪冲出一座古墓,出土一部中国最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它字面上的意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商人如果在出售货品时重量不足,相差在3铢,即八分之一两以上,被官府发现则要惩罚他制作一面作战用的盾牌上交,估计这面盾牌也要十两八两银子。

假如商人在用秤称称量黄金时相差了半铢,即0.3克以上,也要被罚做一面盾牌来上交给官府。

《效律》规定,各级的掌管度量衡的部门每年的9月都必须到下一级的机构去检查度量器具是否准确,检查之后必须加盖公章才能继续使用,否则暂停使用。

水库暴涨泄洪冲出一座古墓,出土一部中国最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基层部门必须每年固定在9月到各个集市上去随机抽检度量器具,假如发现斛斗秤刻度不准则必须要杖七十;私自制作导致秤称刻度不准则要鞭打五十,故意作手脚让秤称按需增减者当作盗贼抓捕……

然而即使现代度量衡器具比以前更加准确,管理的制度也越来越多,不过短斤少两欺骗消费者的现象一直到现在都未能禁绝,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这当然与人性密切相关,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说某些奸商了发财会不择手段,泯灭了人性,因此,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只能一直延续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