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张玲,女,1989年4月出生,彝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贵州赫章县人,2015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户籍民警。初来乍到,业务知识是横在张玲面前的一道坎,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张玲同志利用下班时间、周末和节假日认真学习钻研有关户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遇到问题虚心向前辈请教,很快成为了派出所的业务骨干。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高效服务,当群众的“暖”心人

户籍室作为公安机关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对外窗口,犹如一面镜子,照亮的是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张玲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嘴要甜,手要快,腿要勤,眼要明,心要实,情要真”,她用耐心的服务和真诚的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位群众答疑解惑,很快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称赞。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2017年10月一天的上午,新店镇的王某因为结婚需要将户口迁至云南省丽江市,由于家中突发急事已预定下午2点的高铁赶回丽江,王某心急如焚的来到新店派出所户籍窗口咨询。张玲了解情况后,立即按照规定为其办理迁移证,在办理过程中派出所突然停电了,程序未能申报成功,迁移证无法办理。她急群众所急,主动与平溪派出所户籍民警取得联系请求协助办理,并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驱车赶往平溪派出所户籍窗口顺利为王某办理了迁移证。2018年春节,张玲收到了王某从云南寄来的新年贺卡,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热情服务,用行动为群众办实事

2017年10月24日,辖区一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反映户口问题。张玲经过详细地询问,得知老人在上世纪80年代从岑巩县嫁入新店镇新店村后,便长期在新店村居住,没有将户口迁到新店辖区。2007年岑巩县公安部门在将辖区人员录入系统时,因老人老家亲戚不了解情况漏将老人户口信息进行登记,造成老人没有了户口。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为了帮助老人解决户口问题,张玲积极和社区民警一起入户核实老人基本信息,经核实调查后张玲与同事一起去到老人原籍地进行走访,收集了相关证明材料后,顺利帮助老人上报了补录户口材料。当张玲亲自将办好的户口本和居民身份证送到了老人家中,老人激动地握着张玲的手说:“警官,太感谢你了,你让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创新服务,多措并举解民忧

在平时工作中,张玲除了从事户籍工作外,她还兼顾派出所内勤工作。户籍内勤是派出所的大管家,既要为办理户籍事务的群众服务,也承担着派出所文字材料、综合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务,张玲每天的日程都被排得满满的。为将这些繁杂的事务处理好,她不断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她告诉自己把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才能保持高效优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为最大限度地节省办事群众时间,避免群众跑冤枉路,张玲所在的户籍室坚持实行首问负责制度和一次性告知制度,认真落实上门服务制度、预约服务制度、错时服务制度,将优质服务做到每一位百姓的心里。针对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外出务工人员和学生等群体出门难、时间紧张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户籍服务“365天服务无盲区”制度,周六正常上班,周日、节假日每天都有值班人员,在宣传栏公开自己微信、qq、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保证随叫随到,急百姓所急,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新时代警察故事丨张玲:做百姓最贴心的“小棉袄”

在平凡的户籍窗口岗位上,张玲用细心、耐心、爱心地接待每一位办事群众,用热情服务点亮“窗口”形象。

审 核:张 辉

编 辑:潘起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