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温情司法,法治永泰

点击左上蓝色字,关注我们哟~

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随着国庆的到来,外出旅游的计划也在变为现实。不过,出门前您在做旅游攻略的同时,对相关法律规定也要留神了,因为,违反这些规定,不仅要接受处罚,更将直接影响到您的社会信誉。

哪些行为将被处罚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首批公布的86名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都是因为在机场或者民用航空器内违反了相关行政法律规范而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的,”在中国民航局近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郭仁刚介绍了首批严重失信人中,触犯最多的两种行为,一种是故意藏匿、携带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管制物品。另一种是因使用伪造和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同期,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并实施了《关于限制铁路旅客运输领域严重失信人购买车票的管理办法》。6月1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首批公示的31人严重失信人名单中,触犯最多的两种行为是,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无票乘车、越站(席)乘车且拒不补票。

诚信呵护旅游品质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乘坐飞机、高铁已成为旅行的一部分,诚信已成为人们出行必带的第二张“身份证”。当前,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最终是要提高旅客的安全意识、保障公众安全文明出行,提升旅游品质。

乘坐民航航班要遵守民航安全法规,共同维护民航安全,避免违法行为影响自己的出行,并对其他旅客的出行安全带来影响。

除此之外,在旅行中遇到

“强迫消费”怎么办呢?

我国针对强制消费相关法律依据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2013年,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指南》明确规定:旅游者有权拒绝强制消费。

2015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实施第73号令《《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明确禁止“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消费者拒绝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强制交易行为具体是指哪些行为?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强制交易是指经营者违背消费者的意愿,采取各种手段,强行推销产品或者服务的行为。强制交易行为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拒绝以下强制交易行为:

(1)政府或者所属职能部门滥用权力或者利用技术垄断,强迫消费者购买某一经营者的某种商品或者接受某种服务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的活动。”

(2)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垄断地位和经营优势,强迫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或者接受自己的服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作了禁止性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3)经营者向消费者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为交易成立的条件。

(4)经营者向消费者出售某一商品时,强行要求消费者同时购买其他商品,就是所谓的“搭售”。

(5)经营者利用邮购、预售、分期付款、上门推销等方式,限制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进行强制交易的。

(6)经营者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迫消费者接受其商品或者服务。必要时,可由有关国家机关对强制交易的经营者予以查处。

如何避免强制消费?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一、参加赴境外旅游,对旅行社及导游人员安排的购物活动须谨慎对待,如发生被旅行社或导游强迫购物、限制离店和因拒绝参加购物活动,旅行社或导游拒绝继续履行合同、提供服务威胁等情形,消费者应向当地旅游当局举报,要求予以制止,也可在结束旅游活动后,向组团社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

二、参加旅游活动,要与旅行社签订尽量详细的旅游合同,除对旅游行程等进行约定外,对购物活动安排也要明确约定,要明确购物次数、地点、主要商品和每次购物的最长时间,并标明旅游者有是否购物的自由选择权。

三、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时,应当将旅游产品的品质、旅游服务质量和价格进行综合考虑,不要单纯追求“廉价”,避免落入低价旅游陷阱。

旅游遇强制消费怎么办?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当旅游者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以下四种维权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双方协商;

二是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申请调解;

三是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四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请求旅游监督管理部门动用保证金赔偿的时效期为90天,不要因自身原因延误维权期限。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此外,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企业的责任,要以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摒弃低价竞争的短期行为,自觉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肃查处旅行社低于成本的违规经营行为,认真受理旅游者的投诉,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悉,去年10月份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统一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但云南旅游业还被媒体时不时揭底。今年,2月23日,国家旅游局宣布从即日起至5月底,将联合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对云南丽江、西双版纳、江西婺源、湖南凤凰、陕西临潼、四川九寨—黄龙、重庆渝中等7个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督查,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顽疾,查罚一批违法违规企业。

法治微课堂|如果被强制消费了怎么办?法律依据和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