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遗址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宾客下古镇新榻,睿知铸灿烂文化,”这里就是巴人古镇气都我的家乡——宣汉普光镇。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普光镇是巴人文化的发源地。普光镇因普光寺而得名,普光古寺始建于宋朝初期,取佛光普照之意,是当时包含县城多宝寺等在内的三大古寺之一。早在4800多年前,远古巴人就在这里厉兵秣马、繁衍生息,创建了辉煌的巴国文明,书写了悲壮奋进的巴国历史,传承了“忠、勇、信、义”的巴人精神,留下了全国最大的巴文化遗存—罗家坝遗址,总保护面积约103万平方米,是我国20世纪末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之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通过国家著名考古专家发掘共出土青铜器、陶器、石器等2000多件珍贵文物,展示了数千年巴文化历史与文明的文化瑰宝,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普光镇是储藏天然气的聚宝盆。这里天然气通过专家探明预测储量高达4300亿立方米,迄今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天然气田,被国务院确定为“川气东输”和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占地3384亩,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及硫磺生产基地,16列生产线年产净化气量(商品气)达120亿方,硫磺300万吨。川气东送管道工程西起川东北普光首站,东至上海末站,是一条贯穿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涉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六省二市,实现了向上海、重庆、湖北、达州化工产业园的正常供气,迎来了普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普光镇是风光旖旎的风景之乡。2001年撤乡建镇后,全镇9个行政村,3个社区,68个社,3万余人,平均海拔595米,总面积12.49万亩,幅员辽阔,境内山川秀美,交通便捷,中河从城口县蜿蜒而至,后河从万源市奔腾而来,相抱于场镇之滨,交汇于江口湖内,北斗杨侯两山遥相对峙,群峰苍翠,浓绿欲滴,江口湖库区依镇而过,古镇新姿,倒映水中,煞是好看,令人心旷神怡。达陕高速公路在普光开设了进出口,40分钟可到宣汉县城区,60分钟抵达市城内,双河至白沙的的公路穿腹而过,境内“三横两纵”的水泥公路网络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线,村村社社通水泥路,壤渝铁路擦身而过,全国最大规模的天然气脱硫厂产销两旺。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该镇按照县委要求带领全镇人民奋力脱贫攻坚,立足丰厚的巴文化资源禀赋,加快打造文化阵地、不断夯实文化基础、精心培育文化品牌,坚持以“巴人、巴国、巴王陵”为主题,倾力打造遗迹复原展示、遗址博物馆、非物质文化展示等主景版块和中河后河水景区、川东北传统街区、巴文化生态公园等借景版块于一体的大型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高度24米,将建成藏品库区、陈列展览区、综合办公区、文保技术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社会教育中心等功能俱全的文旅扶贫开发旅游区,博物馆建成后,将对外全面展示罗家坝遗址出土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为深度包装巴文化品牌,加快巴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巴文化精髓,为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提供综合平台。


「大美宣汉」走进巴人古镇、气都之乡——普光


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普光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共创普光繁荣美丽的明天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