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丨在吉林農村,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歷史(下)!

詩人老樹詠歎:“我的故鄉,冬天裡的村莊,北風掠過的村莊,深雪中的村莊,你還好嗎?”許多時候,我們鄉愁的繫戀之地,就是誕育我們生命的村莊。


走進那些山野裡的村莊,我們會發現,每一個村莊,都有自己的歷史,歷史裡埋藏著無數精彩故事……

探寻丨在吉林农村,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历史(下)!

舊時吉林某村莊秋後搓苞米的女人和孩子 攝於1922年

在歷史的變遷裡,一些村莊不離不棄地沿襲老名,一些村莊則幾經更變,無論改不改換,其間都蘊涵有渾厚的鄉土風情,潛藏著俗世的文化心理,一個個望過去,斑斕而多彩……

小村名關涉大歷史

行走吉林大地,可發現有多處以“巴爾虎”命名的村落,如蛟河市新農鄉巴爾虎屯、豐滿區前二道鄉巴爾虎屯等等。只因在清代曾是蒙古巴爾虎旗兵丁駐防之地,故而留下此名。

從吉林市去往口前鎮地方,亦有一個巴爾虎屯。今人多不知,這個小屯的歷史卻和他處不同,竟與一個影響全球人類生存環境的大災難有關,也與一個人的命運緊緊相連。

嘉慶二十年(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突然猛烈爆發,時在4月5日。5天后再次噴發,斷斷續續地噴發則達三個月之久。原本高達4100米的火山,在多次噴發後削減到2850米。

在同溫層氣流的推送下,懸浮顆粒、火山灰遮天蔽日,瀰漫全球,匈牙利的天空飄下褐色的雪花;意大利的一些城市落下淡紅色的雪粉;加拿大魁北克在6月裡下雪,農作物大量凍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湖泊與河流在七八月就結冰;印度因氣候影響爆發霍亂,疫情一直傳到莫斯科。

隨後,世界氣候異常,太陽在太陽系的位置發生偏移,夏季氣溫驟降,冬天更加寒冷。1816年,史稱“全球無夏之年”。歐洲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因饑荒發生了“糧食騷亂”,在瑞士,乞丐像蜂群一樣堵塞了道路;在英國和法國,都有搶奪穀倉的事件發生……這一次火山噴發,影響全球氣候持續達60年之久。

在中國,雲南和貴州、廣西是受害最重地方,其中尤以雲南為重,連續幾年大旱,全省有接近半數的州縣發生饑荒。嘉慶二十年(1815年)時,大姚地方“飢者食草根樹皮土粉(觀音土)”;鄧川地方“路死枕藉”……時人有詩記之:“麥不熟,饑民哭,南北山頭土可粥;爭先鋤取傾筐歸,下嚥死生未敢卜……”

西南大災,朝廷遂調撥糧食和銀錢緊急賑濟。運糧的車隊中,有一位蒙古族八旗大員名叫“巴爾虎”。放糧救災,亦是十分緊要大事,一邊是嗷嗷待哺的災民眼巴巴急切盼望,一邊是朝廷也在密切關注,巴爾虎不敢怠慢,一路小心翼翼。但在貴州地方過一條江時,竟然還是出了禍事:運糧船翻了三條。

這一場禍事也怪不得巴爾虎,船到江心,突地來了一場狂風驟雨,壓頂的烏雲霎時將天空都遮黑了,兇猛的狂風吹得人站不住腳,彷彿只在呼吸之間,就將那船生生地吹翻了。事故本非人為,可是,朝廷卻不管這是天災還是失職,一道諭旨,將其貶黜吉林。

這巴爾虎也是個有血性之人,雖然有冤氣在身,卻並不申訴。來到吉林後,也並不祈望有朝一日得復官職,再食朝廷俸祿,就在口前北邊地方擇地安家,帶領一族人安心務農。以後,雖有朝廷徵召,卻堅辭不去。

一年年艱辛開墾,自耕自食,家業不斷髮展,家族也日益繁衍壯大,進而榮榮茂茂成為一個村莊。往來之人,皆知巴爾虎之事,也多敬佩巴爾虎其人,村莊的名字,人們也就以“巴爾虎”名之。成書於1930年代的《吉林鄉土志》曾約略記述其事。

烏拉乃東北千年古鎮,古鎮周邊,亦有許多古村。古鎮東面,有一太平村,村莊之名,卻是清末商部尚書載振所起。這個載振,乃是乾隆十七子永璘曾孫,其父慶親王奕劻,在恭親王奕訢遭慈禧太后罷政以後,從光緒十年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到清朝滅亡,總攬朝政近三十年。期間又曾任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凡外交、軍事、財政等皆在其掌控之下。

當時雖然國事糜爛,清朝已呈敗亡之象,他卻仍是貪賄不已,賣官鬻爵,專事貨賂,時人以其門下往來奔走用賄者如市,又在外國銀行有大量存款,譏刺其“老慶記公司”。

民國七年奕劻死,載振等請求廢帝溥儀封贈諡號,溥儀說:“是喪吾國者,何諡為?”視其為貪腐禍國的罪人。後來再三請求,溥儀“乃諡曰密”(暗喻貪意)。

載振得祖輩餘蔭,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即加貝子銜,隨後去日本考察,歸來之後即出任商部尚書。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東北邊疆危機四伏。三十一年(1905年),載振受命充任日俄修訂東三省條約全權大臣來遼寧和吉林辦理相關事務。

在此期間,載振在吉林曾走過不少地方。當時,儘管朝廷財政艱窘,可是貝子出行,還是鋪排華麗。在烏拉古鎮東的段家屯地方,載振紮下帷幄,設置行轅,意欲歇息幾天後去舒蘭視察墾荒情況。這段家屯山水清幽,地肥水美,原由闖關東的幾戶段姓人家開荒立屯,屯落也就以姓為名,稱之“段家屯”。

載振住下之後,方曉得小屯名稱段家,感覺這名字實在不祥,於家不吉,於屯不利,於鄉亦不美,即對前來恭迎的幾位屯中長者說明此意,幾位老人遂祈請載振為小屯題名。載振也不推辭,當下為小屯改名“太平村”,寓意村落太平,人亦太平,一切太平。從此,太平村的名字就沿用下來。

另有一事,亦頗可記。載振來東北,有一事曾鬧得天下哄傳,回京不久,即有御史趙啟霖上書彈奏,書稱:已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由直隸候補道署黑龍江巡撫的段芝貴,“善於迎合,上年貝子載振往視東三省,道經天津,芝貴以(一)萬二千金鬻歌妓以獻,又以十萬金為奕劻壽,夤緣得官……”

光緒罷黜段芝貴,但載振則絲毫無損,在聽聞彈劾的訊息後,聰明的載振早把一切痕跡都塗抹乾淨。奏章中所說歌妓,即是紅透天津碼頭的楊翠喜。這也是清末引發一場政潮的風波大案。

作者丨高振環 圖片由皮福生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