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看歷史的時候,總會感嘆,如果一個歷史人物能夠預見自己身後的事,那他可能就不會失敗,當然這無從做到,但這卻是看歷史的幸運,一個歷史人物、歷史時代的身前身後,每一個歷史節點,都能夠在眼前呈現。


Ⅰ.《劉邦》

洪亮亮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第一位平民登上皇位的皇帝,從一個農民成為鞏固秦始皇大一統天下的有識之君;第一位以孝治天下的皇帝,以不高的文化修養水平塑造了漢民族與漢文化的基礎。

劉邦是一個始終有爭議的皇帝,讚揚他的人,說他天生異象,雄才大略,知人善任;批評他的人,說他貪生怕死,無恥至極,不學無術。

說他天生異象,生於龍種,提三尺劍,斬白蛇,頂紫雲,王者之相;說他雄才大略,一介布衣,亡秦朝,敗霸王,威加海內;說他知人善任,自知不足,敬張良,識韓信。

說他貪生怕死,面臨危險的時候拋妻棄子,毫無愧色;說他無恥至極,自己的父親要被項羽羹制的時候,卻能說出”分我一杯羹“的話來;說他不學無術,語言粗俗看不起讀書人,卻每每在束手無策的時候都要像張良求問”為之奈何“。

但無論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這種多樣的性格塑造了劉邦,如果沒有這樣矛盾的性格便沒有劉邦。沒有貴族的習氣,沒有禮義的束縛,卻有發自內心的天性,和對本心的不懈追求。

劉邦不是個普通人,他最終成為了皇帝;可他又是個普通人,沒有家世,沒有背景,卻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平凡造就了不平凡。


Ⅱ.《成吉思汗》

度陰山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北至北極,南至印度,東臨太平洋,西到多瑙河畔,成吉思汗締造了一個無比巨大的帝國。

但就是這樣一個征服者,卻四次差點被餓死,三次被追殺逃亡,兩次全軍覆沒,三次眾叛親離,面對厄運連連,他憑藉著意志,失敗時臥薪嚐膽,弱小時韜光養晦,忍別人所不能忍。

九歲喪父,失去靠山的鐵木真被族人和父親的部下背叛,險些在荒蕪的大草原中餓死;

十五歲被死敵泰赤烏人生擒,雖然死裡逃生,卻不得不踏上逃亡;

四十一歲,已經統一蒙古部族的鐵木真全軍覆沒,只剩下十九位忠誠的勇士跟隨;

成吉思汗的一生就如同一本真實版的《自控力》,每每在瀕臨失控的情況下控制住了自己,每次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更強大的自己捲土重來,在所有人都絕望的時候凝聚起了人心。

”體力堅強,只能戰勝獨夫;意志堅強。才能戰勝萬眾“這是成吉思汗對子孫最殷切的希望,也是這位征服者最樸素的征服之道。


Ⅲ.《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公元1587年,在西方,這一年西班牙在做著最後的準備,第二年無敵艦隊便會全軍出動征伐英國;在東方,這一年是明萬曆十五年,剛剛二十四歲的年輕皇帝,卻沉湎於酒色之中。

黃仁宇是大家,在黃仁宇的筆下,歷史有了活力,他的歷史書既沒有像編年史一樣以時間的推進講述王朝的興衰,也沒有像紀傳史一樣把每個人的故事單列成冊,處處體現的都是黃仁宇特有的“大歷史觀“。

本書雖然立足於整個明朝的宏大的歷史觀中,但沒有泛泛而談,而是將視角著眼於幾個重要的人物身上,這六個人分別是皇帝萬曆帝,大學士內閣首輔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和雲南姚安知府李贄。張居正嚴厲激進,申時行隱忍謙遜,海瑞剛正廉潔,戚繼光英勇忠心,李贄反叛率易。這五位不止是有識之士,也都是有志之士,但用黃仁宇的話來說,他們卻都或是身敗,或是名裂,沒有一個能夠功德圓滿,都是整個明朝社會癥結的犧牲品。

以一位皇帝為切入點,用五位大臣人生經歷為線索,穿針引線,打通了萬曆十五年乃至整個明朝的脈絡,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家,僅僅依靠簡單粗淺的思想和缺乏創造性的法律進行統治,發展充滿著限制,卻又拒絕與世界交集,然而在社會變化的潮流之中恢復固態也絕無可能,留下了一個改變中國的天翻地覆的歷史機緣。


Ⅳ.《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張宏傑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有明一朝二百七十六年,皇親貴胄,王侯將相,士農工商,千千萬萬張面孔,千千萬萬個境況,每張面孔都是一面社會的鏡子,每面鏡子都映照出一個社會的現實。

有這麼七張面孔,反映了大明王朝的興衰治亂,被作者挑選出來,一個開國者,一個篡位者,一個清官,一個太監,一個造反者,一個叛徒,還有一個忠臣。

一個擺脫不了歷史慣性的開國者朱元璋,保子孫,卻讓後世子孫萬劫不復;治貪官,卻不得不掉入殺戮的深淵。

一個一輩子探尋權力奧秘的篡位者朱棣,窮盡一生都沒有擺脫篡位弒侄的陰影,陷入權力的輪迴。

一個偏執的清官海瑞,剛峰清正,堅守著自己內心的原則,卻因不忍見綱常離亂而不得不罵君犯上。

一個給大明朝開了個過分玩笑的太監魏忠賢,囂張跋扈以至九千歲之極,讓大明朝射折了及十年命數。

一個在劫難逃的造反者張獻忠,稱帝、屠殺,最終逃不過身死”國滅“,死無葬地的結局。

一個有家難回的叛徒吳三桂,衝關一怒為紅顏,割據半壁江山卻再也找不到歸宿,不知他是否會後悔

一個為國灑血的忠臣鄭成功,精忠報國,得賜國姓,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國家滅亡,含恨而死。

一個強大又虛弱的王朝,一個變亂又麻木的社會。


Ⅴ.《豐臣家族》

司馬遼太郎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戰國,是一個令人遐想的詞,金戈鐵馬,劍拔弩張。動亂又開放,一著出將入相,一著階下之囚。

司馬遼太郎曾經說,”我的小說需要的就是歷史上那種緊張的時期,緊張的就如一根繃得很緊的弦,這樣的時期就像一輛疾馳而來的車,我的作品的人物就像處在與這輛疾馳的車交會的位置上“,司馬以一種上帝視角的方式來描寫他眼中的歷史。

曾經的豐臣秀吉,也曾為主盡忠,討伐叛逆。卻在掌握權力,統一全國之後,漸漸忘了自己的本心。

出身底層的豐臣,韜光養晦,積攢實力,最終脫穎而出,終結了戰國百年的動亂,堪稱一世豪傑。

可他同樣也是個永不滿足的野心家,對外窮兵黷武,侵佔朝鮮,對抗明朝;對內橫徵暴斂,稅務繁重。最終,如何得來的權力,他便又原樣拱手給了自己的臣子。

權力就像一瓶毒藥,喝了會死,卻也讓人上癮。對於豐臣秀吉是這樣,對於他的身邊人也是這樣。

雖為儲嗣卻又被處處提防的豐臣秀次,一生都困守在權力的牢籠裡,最終落得個剖腹自殺的下場。

身為正室的北政所,幫助豐臣秀吉奪得政權,卻又親手毀掉。

悲慘的二代豐臣家主豐臣秀賴,生活在多方勢力的夾縫之中,發出了”因何生在帝王家“的感嘆。

權力滋養了人,權力也毀滅了人。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書單|今日份5本好看的歷史書(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