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緒林:楊凌西農路

編者:提起賀緒林,有的人可能不熟悉,而提起一部電視連續劇的開頭插曲,相信許多人都熟悉: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金疙瘩銀疙瘩還嫌不夠,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這部30集電視連續劇《關中匪事》就是根據作家賀緒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西農路

作者 賀緒林

昨夜西農路農校橋頭到五臺山的毛白楊被伐完,西農路的風景成為歷史。發這篇舊作,聊作懷念。

賀緒林

2018年9月25日

出了西農大北校區南門,便是五臺山。所謂“五臺山”,其實是五組臺階組合,每組臺階有二三十級踏步。站在“五臺山”頂,放眼遠望,一條寬暢筆直的大道直通渭河岸,大道兩旁是一溜兩行的毛白楊,若在夏秋季,鬱鬱蔥蔥,蔚為壯觀。這條大道以隴海鐵路為界,南邊稱邰城路,北邊的為西農路。西農路在楊陵,猶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外灘。

賀緒林:楊凌西農路

楊陵的地勢是臺階狀,由北向南分為三個臺階。西農大老校區(即北校區)地處頭道塬,楊陵老街道地處二道塬,渭河灘地是三道塬。西農路由北向南是一面大坡,似一把寶劍直插渭河岸邊,其勢其狀雄渾壯觀。大道兩邊依次是:西農大家屬區、化建家屬區、陝西省農業學校(今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農校家屬區、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這兩個單位今併入西農大)、陝西省化工安裝工程三處(今陝西省化建股份有限公司)、武功科研中心、楊陵老街道(常樂路);跨過隴海線,有陝西省農業科學院、陝西省水利學校(今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等單位。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楊陵只有這麼一條像樣的路。那時這條路沒有被命名,青石子鋪就,由北向南,穿越隴海線,直達渭河岸邊。關中平原多楊樹,因此,西農路植了一溜兩行毛白楊,成為楊陵街道一道亮麗的風景。站在西農南門外的“五臺山”頂,舉目遠眺,小城風光盡收眼底,終南山青紫如黛,渭河如玉帶纏繞在山邊;大道兩旁排列著兩行毛白楊,直通渭河岸邊;林蔭道中,莘莘學子漫步其間,清風拂面,鳥鳴婉轉,藍天如洗,白雲朵朵,宛如一幅天然油畫。

賀緒林:楊凌西農路

在小城住久了,對季節更替的感覺頗顯遲鈍。冬天過去,春天幾時來?只要看看西農路的毛白楊吐沒吐穗子,如吐穗子了,那就是春天到了。一陣陣輕風吹過,白楊枝頭吐出淡黃色有粘性的芽孢,一天天變大,最後鑽出了有絨毛的紅色絨花,像一條條胖乎乎的毛毛蟲。不幾天,“毛毛蟲”脫落了,一片片葉子掛在樹枝上,如同用油紙刻鏤出來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楊掛全了葉子,葉片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密,最終織出一條林蔭大道。

夏天到了。

說來也怪,楊樹葉有風無風都嘩嘩的響,響得煩躁的心裡泛起一片清涼。

漸漸地,樹葉變得墨綠,有蟬在枝頭鳴叫,先是一點點,隨後是一片,鳴叫得煩人卻又寧靜。有人循著樹幹張望,在找蟬蛻,收穫頗豐,手提袋已經鼓起來了。

伏天過去,秋天到了。驕陽的餘威還未褪去,綠蔭下清風在徜徉,平添許多涼爽,學院的師生三五成群在樹蔭下漫步,笑語盈盈。

一夥農家半大小子拉著架子車去楊陵鎮給生產隊拉化肥,來到五臺山前,開始坐“滴滴”。兩輛架子車一前一後,車轅交叉,一人坐在中間把轅駕駛,其他人分坐在車廂。其中一人猛推一把架子車,架子車便自動行駛,越來越快,飛馳一般。路上的行人見此情景紛紛讓道,車上的小子們灑下一片笑聲。

那個駕駛員就是在下。

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滴滴車”翻倒在路溝,引起一片驚呼聲。駕駛員和車上的乘客免不了擦傷胳膊碰破皮,他們爬起身,收拾好架子車,咧著嘴自嘲地笑著……

這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俱往矣!

如今的西農路各色汽車川流不息,哪裡還有架子車的影子。隴海線以南到水運中心的路段已經改為邰城路,路兩邊白楊的影子不見了,栽上了很現代的綠化苗木。隴海線以北的街道兩旁商鋪林立,人行道上也擺滿了攤位,人流從早到晚熙熙攘攘,沒有寧靜的時候。繁華毋容置疑,可恬淡怡人卻找不著了,唯有大道兩旁的毛白楊能勾起往昔的回憶。

賀緒林:楊凌西農路

幾次翻修街道,毛白楊被砍伐不少,留下的白楊粗如碌碡,高過五六層樓房。西農大許多老教授為此大聲疾呼:白楊不可再砍伐,倘若沒了白楊,西農路還是西農路麼?!

說來也怨不得政府。這毛白楊耐旱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容易存活。茅盾老人有一篇著名的文章——《白楊禮讚》,極盡讚美之辭。然,白楊這些年生了病蟲害,許多樹幹被蛀空,在暴風雨的襲擊下每年都有幾株白楊頹然倒下,甚至傷了路人。這樣的隱患自然要消除,許多病樹因此被伐掉。再者,每年春季,楊絮花滿天飛,給城市環境造成了汙染,這也是弊端之一。

餘也知道,時代在變革,社會在前進。在前行的路上,有立就有破,有取就有舍。譬如西農路的白楊,這樣的行道樹在淘汰之列。但,不管怎麼樣,有了毛白楊的西農路才是真正的西農路。西農路的毛白楊見證了楊陵的發展與興盛,它是楊陵的活化石。餘以為留住了西農路的楊樹就留住了楊陵的鄉愁,留住了楊陵的記憶,也留住了老一代楊陵人的奉獻精神。

真擔心這些白楊會消失。

希望我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

2017.1.22

賀緒林:楊凌西農路

賀緒林

作者簡介:賀緒林,陝西楊陵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協理事,陝西文學院簽約作家,楊淩示範區文聯主席、作協主席。1974年受傷致殘,隨後走上文學道路,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400餘萬字 ,多次獲各類文學獎項。出版有散文集《生命的淺唱》;中短篇小說集《女俘》;長篇小說《昨夜風雨》、《人在江湖》、《愛情並不如煙》;“關中梟雄”系列長篇——《兔兒嶺》、《馬家寨》、《臥牛崗》、《最後的女匪》、《野灘鎮》,根據其中之一《兔兒嶺》改編的30集電視連續劇《關中匪事》(又名《關中往事》),反響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