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新美食——鹽餈粑

上個世紀30年代,又新鎮這片地帶糧食連年收成不好,許多老百姓吃飯問題都難以解決,許多老百姓就開始減少稻米的種植,改種紅薯,這才得以解決溫飽問題。但是久而久之一個問題出現了,紅薯不比稻米,口感欠佳,吃法單一,與又新鎮人民對豐富多彩的美好生活的憧憬格格不入。偶然間,一村婦因馬虎大意,在做午飯時忘記鍋中還蒸有紅薯,便外出了,等回來時紅薯已經蒸得爛熟,難以下嚥,害怕丈夫責罵的她就乾脆把紅薯與麵粉和著繼續蒸,卻不料做出的食物異常可口,深得丈夫喜愛。後“鹽餈粑”的做法傳播開來,從主食逐漸演變成了一道菜,後人又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增添作料,最終成了今天的“鹽餈粑”。

“鹽餈粑”看起來做工簡單,食材普通,但是其精妙之處就是在這些簡約中體現出來的。

做“鹽餈粑”首先要挑選出不一樣的紅薯,它的不一樣法體現在時辰,做“鹽餈粑”的紅薯非得要扛過雪季的,要溶化後的雪水滋潤著,挖出來後藏於深窖直至來年的春季,這樣產出的紅薯,皮厚而肉質敦實,在外人看來這種紅薯樣貌醜陋,但在廚師看來確是寶貝。主食材在簡單中又體現了不簡單,那麼配料也得細心挑選。

配料中的麵粉格外講究,需廚師手工反覆磨上十餘次,當其質看起來猶如脂粉般才堪算合格,這樣做出來的“鹽餈粑”才會有細爽滑口的口感,再配以宜賓的紅辣椒、漢源貢椒(花椒)、鹽、橘皮,做出來的“鹽餈粑”多汁多味,酸、鹹、辣、麻翻滾在口中,合而不融,口味鮮明。

收集好配料之後,廚師會先後將紅薯、辣椒、花椒、橘皮手工磨成粉末,其中紅薯佔五分、辣椒佔一分、花椒、橘皮共佔一分、麵粉佔三分。聚在一起後成了一個五色麵糰,再在小盆中揉和十五分鐘,糅合工序只有手臂肌肉強勁的廚師才能勝任,要按兩下強一下輕的節奏糅合,一鬆一馳之間揉出來的麵糰富有彈性,嚼勁十足,卻不粘牙。之後師傅就要開始準備大蒸籠了,將糅合好後的麵糰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塊一齊放入大蒸籠,待一小時後方可出籠,此時的“鹽餈粑”可直接食用,呈灰白色,一團一團的蜷縮在籠中,像極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老遠就可以聞到紅薯的清香味,但嚐了之後卻是四味齊聚,在嘴裡亂蹦躂,就像要隨時跳出口中尋覓自由的烈馬一樣,這種奇特的口感又新本地人戲稱為“駟馬奔騰”。但這並不是“鹽餈粑”的最終形態,廚師在蒸好“鹽餈粑”之後,會將其置入烈陽下炙烤,在灼熱的太陽光下,“鹽餈粑”會發出吱吱響聲,像極了寶馬嘶鳴的聲音,過三小時再來看,“鹽餈粑”已經被陽光曬得金黃透亮,因為受熱的原因形狀由團狀變得寬厚,像極了馬蹄印,映襯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其寓意為“寶馬聲嘶,踏關望日”,這時的“鹽餈粑”才算大功告成,之後也可切成片,與肉類炒成菜,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鹽餈粑”看似做工簡單,但卻蘊意深遠,猶如寶馬臥凡槽,靜待伯樂相識,似凡非凡的樣貌,靜待識貨的品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