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又開獎,你知道有多少華人獲此殊榮嗎?

【編輯/王梅梅 統籌/劉姝蓉】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經揭曉,授予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與此同時,華人科學家陳列平與諾獎失之交臂的新聞在網絡上刷屏。大白新聞(微信ID:dabaixinwen)瞭解到,除了本土科學家莫言、屠呦呦,此前已有多位華人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且其中兩位已加入中國國籍。

諾貝爾又開獎,你知道有多少華人獲此殊榮嗎?

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為何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會秘書長沃爾本·林達勒表示,據統計,全球97個國家與地區的33億人口仍在遭遇瘧疾的威脅,其中12億人生活在高危區域,這些區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於1/1000。90%的瘧疾死亡病例發生在重災區非洲,70%的非洲瘧疾患者應用青蒿素複方藥物治療。當這些數據展現在諾獎評委會委員面前的時候,屠呦呦毫無懸念地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我們對每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工作都會認真詳細地研究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在學術上我們‘認識’很久了。屠呦呦不論是從學術上還是生活上都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作為獲獎人,她的經歷是獨一無二的。”林達勒說。

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當地時間2012年12月10日,2012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隆重舉行。由瑞典文學院成員、作家韋斯特伯格致辭並宣佈,諾貝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佩爾·韋斯特伯格在致辭時說,莫言的想象力超越了人類的存在,他是一位傑出的寫實主義者。

授獎詞中如此寫到:莫言的想像力翔越了人類存在的全部,他對大自然有了不起的描繪……他描寫英雄、戀人、拷打者和強盜——他尤其擅長描寫堅強不屈的母親形象。莫言的故事裡帶有神話與寓言的偽裝,但到頭來他卻顛覆掉這一切。莫言採用了源自神話與民間故事的誇張、模仿與派生手法。何時曾有如此史詩式的春潮席捲過中國與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學與一個聲音對話,這個聲音足以湮沒大部分的同行者。

高錕: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9年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說,當今信息社會以通信技術為基礎,華人科學家高錕發明的光纖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發明的數碼成像裝置“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2018年9月23日,高錕逝世,香港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悼。

高行健: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2000年,法國華人作家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語作家。他的著作已被譯為36種語言。代表作有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戲劇《絕對信號》、《車站》等。獲獎理由:“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崔琦: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人羅伯特·B·勞克林、德國人霍斯特·施託默和美籍華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

量子霍爾效應,是霍爾效應的量子力學版本。一般被看作是整數量子霍爾效應和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統稱。整數量子霍爾效應被馬普所的德國物理學家馮·克利青發現。他因此獲得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則被崔琦、霍斯特·施特默和赫薩德(A. C. Gossard)發現,他們因此與羅伯特·勞夫林分享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朱棣文: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7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199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籍華人、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朱棣文,法國人克洛德·科昂—塔努吉和美國人威廉·菲利普斯,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用激光冷卻和捕捉原子的方法。

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說,上述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用激光束將空氣溫度冷卻到微凱程度,使得對單個原子及其內部結構進行精確的研究成為可能。他們的成果大大地拓展了人們對輻射與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認識。特別是他們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使人們對低溫狀態下空氣的量子物理特性加深了理解。他們的新方法還將有助於製造出精確的原子鐘,以應用於太空導航、精確定位等領域,還將有助於設計出原子干涉儀來精確地測量萬有引力,另外還可因此製造出原子激光束,將來可以此來製造非常微小的電子元件。

李遠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主要從事化學動態學的研究,在化學動力學、動態學、分子束及光化學方面貢獻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門新技術,1960年才開始試驗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適用於礆金屬的反應,後來由李遠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創造,把它發展為一種研究化學反應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後十多年中,又經李遠哲將這項技術不斷加以改進創近,用於研究較大分子的重要反應。他所設計的"分子束碰撞器"和"離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瞭解各種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所出現的各種狀態,為人工控制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過程提供新的前景。

1986年,李遠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6年,李遠哲放棄美國國籍,回到了中國臺灣。

丁肇中: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讓他出生在中國,不過當他父母在訪問美國的時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國公民。

1975年丁肇中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他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1974年,丁肇中實驗組發現了一個質量約為質子質量3倍(質量為3.1×109eV)的長壽命中性粒子。在公開發表這個發現時,丁肇中把這個新粒子取名為J粒子,為此,丁肇中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

楊振寧、李政道: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年,31歲的李政道,和35歲的楊振寧,同時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和楊振寧合作,在1956年提出的“李-楊假說”,即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可能是不守恆的,簡稱“宇稱不守恆定律”。他們推翻了被物理學界奉為金科玉律的宇稱守恆定律,成功挑戰愛因斯坦理論,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重大突破。因此被授予諾貝爾獎。這也是華人首次登上諾貝爾獎令人眩目的領獎臺。

在楊振寧入美國籍51年後,“2015年4月1日,我放棄了美國國籍。”楊振寧說。【資料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中國網、齊魯晚報、新華網、華夏經緯網、人民網、科普中國、光明日報、和訊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