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为信息安全加把锁!《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保驾护航

网络安全|为信息安全加把锁!《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保驾护航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个人信息安全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银行卡在自己手里,钱却被人盗取;

手机号码并未随意告知,却总是接到各种骚扰电话;

随意晒一晒照片,马上便有人猜出拍照地点;

以及近几年频频成为新闻焦点的网络金融诈骗事件等。

隐私泄露层出不穷

财产受损现象频繁发生

网络安全|为信息安全加把锁!《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保驾护航

我的信息安全吗?

已成为个人隐私关注的焦点

近期小e将结合

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 简称《网络安全法》)

围绕大家生活中常用的智能工具

安全使用和防护方法

网络安全|为信息安全加把锁!《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保驾护航

Part

1

关于《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为信息安全加把锁!《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保驾护航

《网络安全法》是什么?

《网络安全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网络安全|为信息安全加把锁!《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保驾护航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

违反了《网络安全法》有哪些处罚?

1、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2、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或者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或者为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尚不构成犯罪的,则予以处罚如下:

①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②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

公民、组织有哪些义务和责任?

  1. 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2. 不得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亦不得为之提供程序、工具和帮助;

  3. 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4. 在电子信息、应用软件中,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

  5.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6. 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有权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

作为一名合格的好网民

这些网络安全知识

你一定要Get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