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進軍智能製造 5年時間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表示,碧桂園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築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備受關注的碧桂園機器人戰略,再次邁出重要的一步。9月8日,佛山市順德區政府與碧桂園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下稱“博智林機器人”)舉行簽約儀式,宣佈機器人谷項目的正式落地。

根據規劃,未來博智林機器人將通過研發生產及合作共創的方式搭建核心技術、網絡平臺等業務體系,產品涉及建築、裝修、機器人餐廳、智慧家居、現代農業、醫療、智能製造、倉儲物流等應用領域。

碧桂園進軍智能製造 5年時間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五年計劃投入800億

我國機器人產業,尤其是工業機器人的起步較晚,機器人在製造業的整體滲透率較低。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密度(臺/萬人)平均為80,其中韓國為728,日本為344,美國為342,而中國僅為72。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市場需求牽引、產學研用結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實現機器人全產業鏈的整合,這才是中國機器人的未來出路。

“我們期望與來自全世界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攜手,打造世界一流的機器人研發基地,為國家智能製造做出我們的貢獻。”簽約儀式現場,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表示,碧桂園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築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博智林機器人總裁沈崗稱,博智林機器人還將在順德打造面積10平方公里的機器人谷。據介紹,機器人谷項目規劃五個組團,包括以機器人龍頭企業總部為核心的總部基地組團;機器人全產業鏈生產基地的智能製造組團;依託知名科學家研究實驗室和優秀人才培訓基地的機器人學院及科研院校組團;搭建機器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機器人科研服務支撐平臺組團;提供機器人眾創空間、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李澤湘-博智林機器人創業園區。

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谷選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腹地的廣東佛山順德,有望迎來國家層面的政策利好。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在即,備受關注。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成為第四個世界一流灣區。

而順德作為廣東乃至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近年來不斷加速推進轉型升級,以改革先鋒角色開創出新時代的轉型升級“順德模式”。早在六年前,順德就率先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創建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製造試點,成為我國首個智能製造試點。

如今,藉著國家和地方政策利好的東風,集合地產全產業鏈優勢和千億產業資源,匯聚全球專家及研究人員,碧桂園以800億元的巨大資金投入強勢進軍機器人產業,備受關注和期冀。

正如美國硅谷聚集眾多IT電子產業高端人才一樣,未來的機器人谷將吸引全球機器人領域的頂級人才集聚在這裡,形成引領世界先進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團隊,研究機器人前沿技術,實現機器人關鍵技術突破創新,建立智能機器人自主研發與生產體系,為推動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與技術儲備,使機器人谷成為中國智能機器人最新技術的發源地,推動中國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