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考好?準備二戰?看完再決定也不遲

該畢業的畢業了,聯考也陸續落下帷幕,難免幾家歡喜幾家愁。工作?!生活?!也該想想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了。趨於平穩、有保障的生活誰不想了解一下?畢竟生活太艱辛!俗話還說“父母在,不遠遊”能陪在父母身邊豈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沒考好?準備二戰?看完再決定也不遲

考試,對於沒考好的同學來說,“再來一次”,不能只是簡單的頭腦一熱,這其實是一個重大的決定,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它決定了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與毅力,別人已經在上班了,你在學習!別人去嗨了,你在學習!別人在睡覺,你還在學習,這份孤寂是想象中的樣子嗎?但這卻是換取你嚮往的美好的生活的墊腳石。一個正確的決定可能會影響一生。決定之前考慮清楚,決定以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一個理性的成年人基本的行事邏輯。對於二戰這件事,你至少應該考慮清楚這三件事。

首先,需要再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公考?

公考的理由會有好與壞之分,好的理由,可以讓你源源不斷地產生學習的動力。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為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人生很漫長,畢竟年輕的時候多積累寶貴的財富才不會像一條鹹魚!壞的理由,只能讓你保持三分鐘熱度。二戰的時間其實不短,你需要一個或者幾個好的理由,甚至還需要準備很多備用理由,讓你在實在不想看書的時候,還能產生看書的動力。

說得實在一點,大部分學生公考都是為了有一個體面的工作。或者說得再簡單一點叫“有保障”!對於應屆生來說,選擇公考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少了在外漂泊又可以離家很近,努力半年既可以對以後的生活做一個比較安穩的規劃,“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省了在外疲於奔命!

對於考試的失敗用一個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會有不一樣的收穫,畢竟所有的事情都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一次失敗並不一定是對自我能力的否定。調整心態比掌握事情的隨機性更靠譜!經常有所謂的資深面試官,宣稱自己聊幾句,就能知道對方有沒有能力,這話說的基本屬於看心情。所以,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對以後生活的憧憬,調整好心態可以瞭解一下“二戰”了。

但是有的同學公考,僅僅是因為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這個理由並不是不成立,但這種逃避性質的理由,顯然不可能在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給予你足夠的動力。而且,因為逃避,會降低你的自我認同,在這樣的情緒狀態下複習,效率自然也就不會高。那我勸你還是先不要二戰了。

其次,要好好考慮一下,能不能再次忍受?

是的,我用了忍受這個詞。如果你問自己,準備考試的那段生活是怎麼過來的?你可能會回答,奮鬥時很充實,過得很有意義。但這其實只是敘事自我對於過去的事情的描述而已。而在真實的過程中,有很多個早晨,你的體驗自我根本不想起床;每星期總有那麼幾個時刻,怎麼都不想複習,即使你知道你必須複習。

而二戰還會面臨更多現實的問題。上半年,你可能還在學校。大家都在找工作、畢業旅行、甚至花天酒地,你能確保自己還能默默地認真複習嗎?下半年,你可能連學校都沒得住了,租個房子或者住在家裡,周圍完全沒有氛圍,你能忍受住寂寞砥礪前行嗎?如果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二戰的學習效率或許還不如一戰。

最後,要誠實地想一想,為什麼沒有考上?

承認失敗,需要勇氣。分析失敗的原因,需要更大的勇氣。我們的大腦很善於保護自己的情緒和自尊,往往不願意深入地探究失敗的原因,或者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環境。因為大腦本身很難接受由於自己的原因而導致的失敗。但是,你得學會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諧相處。

有的同學完全不喜歡自己考的專業。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市考、大部分崗位都有專業限制,如果盲目選擇了,那就要考慮清楚,可能別人努力十分就能上岸,而你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所以“二戰”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可以考慮換個專業了。

有的同學沒考上,是因為目標定得太高。考試是一個選拔制度,考幾分不重要,是不是比別人考得好才重要。如果你感覺自己複習得很充分,考試發揮也還不錯,但就是考不過別人,那你即使再花一年,估計也無濟於事。承認差距,調低目標,可能是更現實的做法。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專注”,對待事情,花百分之百的精力與三心二意出來的成績一定是不同的!

花一些時間,和自己聊聊天,想一想這三個問題。想清楚了這些問題以後,準備“二戰”的同學來跟我一起並肩作戰吧!

沒考好?準備二戰?看完再決定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