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会客厅:2018年服务河南高质量发展

老杨会客厅:2018年服务河南高质量发展

从《老杨会客厅》创办伊始,创始人杨建国就将它的定位打上了为河南经济服务的标签。无论是在郑东新区那幢23层高楼的会客厅当中,还是走进各大企业,各个县域,厦门、青岛、天津、北京、西安……无论是对话《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香港商报原总编陈锡添,对话豫商代表天明集团创始人姜明,对话企业家们崇敬的老人陈泽民,抑或是杨建国亲自来到德国、日本、泰国、越南……

创始三年,全球有近500家企业家与《老杨会客厅》产生交集,他们来自各商业领域,还有来自韩国、意大利、德国、秘鲁、智利,来自政府部门,官方机构……总之,来者,无一不是为河南经济发展贡献力者。回头过滤那些真知灼见的输出,竟然就是河南经济发展3年的历史与故事。

2018年来临,《老杨会客厅》迎来了新时代的首场对话,将舞台搬到了云南瑞丽,在这个中缅边境、孔雀之乡,他第四次对话三全集团创始人、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参与,三人围绕“地热发电产业新起航”的主题,分享、总结了地美特地热发电的模式和经验。

老杨会客厅:2018年服务河南高质量发展

希望瑞丽项目的成功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兴起

中原大地从不缺乏优秀的企业家诞生,但说起如今豫商的中流砥柱且受到大家尊敬与爱戴的,陈泽民绝对是其中之一。从缔造三全,到74岁再出发二次创业,这位老人的故事本就是一本书,一本透露国家经济发展环境,河南豫商变化,企业家精神本质的好书。

杨建国已是第四次对话陈泽民,每次都有新的收获。1月12日下午在云南瑞丽,《老杨会客厅》进行了2018年的首秀,而这次老杨的收获还是全新的。陈泽民邀请我们见证他的“地热发电梦”落地成真。他说,希望通过瑞丽项目的成功,带动整个地热发电产业的兴起。

“以前靠我单枪匹马,一个企业单独的来搞,我希望瑞丽的样板出来以后,更多的国人来参观来看,使他们从当中受到启发,使他们能够知道地热发电不是那么 高不可攀的事情,让大家重视、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一个产业的兴起。”陈泽民说。

这话,让人们想起陈泽民在几十年前创建三全的时候,一个速冻食品产业,也是这样诞生的。

一种创新和突破跨越历史性难题

陈泽民在瑞丽的地热发电成功被称为新时期在地热发电领域取得的历史性的突破,这次发电究竟到底突破了哪些历史性的难题?

国外地热发电,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在瑞丽,陈泽民创造了一种新模式:把国外大厂房、大设备、大管道,占地面积又很大,周期很长,投资很大的模式,升级成了“短平快”。

“40年以前,我们中国地热发电也是在世界上并不落后,但是因为随着国外地热发电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中国现代落后了。我们仅仅只有西藏的一个地热发电站初具一点规模,其他基本上没有行动,没有发展,没有新的创新和突破。”陈泽民说。

瑞丽地热发电项目的投资,只是国外同等项目的的二分之一,建厂的速度则是他们的十分之一。陈泽民透露,这个项目把整个地热发电厂所有的设备、功能,压缩、集中到一个地热发电集装箱里面,形成了集约化、模块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新模式。看不见厂房、看不见房子,全是设备的地方电就出来了,地美特瑞丽发电模式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魅力何在?竟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杨建国看来,研究多年的实体经济,新型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巨大的产业链,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此保障民生。比如这次的瑞丽地热发电项目,对大气污染治理、脱贫攻坚等多方面有益。“因此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多吉从专业角度介绍,新兴产业地热发电可以带动很多,发了电的尾水可以供暖,供暖的水还可以用其他的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等等,地热的热能体积利用,可以带动就业,可以带动制造业,可以带动消费。特别是对于扶贫,不仅是就业,而且给当地带来了巨大资源,温泉、旅游等等。同时对于未来一带一路倡议是具体实施,也能起到很大作用。其实从瑞丽地热项目开始,中国临边国家譬如印尼,就曾多次找到他,希望将地热技术带到印尼这个资源丰富的“千岛之国”。只是陈泽民屡次拒绝了。

技术还不成熟,发电量目标还没达到,国内还没有普及……陈泽民希望国内更快的区重视地热发电产业,普及项目,然后再去把技术去其他国家发展,服务世界。

陈泽民透露,他从1990年其实就已经开始在慢慢搜集地热发电方面的信息了,有了知识的积累,三全的成功又让老人有了资本做支撑,所以他才敢去冒地热发电创新这个险。

企业家真正的包容心态 为产业为更多人受益

当一位企业家发现商业新蓝海的时候,恐怕更多的是首先想着把控专利,一旦形成垄断,对自身与企业而言预示着巨大的财富。但陈泽民不同,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到瑞丽地热发电项目,关注到地热产业的创新方式。不介意大家用“拿来主义”去在其他地方开展地热发电。

“如果街上就有一个商店是卖服装的,他的生意肯定好不起来,如果这一条街道上全都是卖服装的,就可以吸引好多顾客跑到这个街上来买服装,他这个服装店也就慢慢发展起来,服装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产业。”陈泽民举例,就像他1990年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他申请了两个专利,一个是速冻汤圆的生产发明专利,一个是速冻汤圆的外形包装使用专利,同时还聘请了律师,但每天几吨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那时,陈泽民主动放开技术,郑州其他国营、外资、个体食品企业一哄而上,按照他的方法生产速冻汤圆,结果郑州成了全球速冻汤圆的发源地和生产基地。三全、思念、胖哥、笑脸、云鹤……大家一起带动了整个速冻食品产业的发展。

“好像马拉松赛跑,如果我就一个人远远的跑到前面,我一点紧迫感都没有,因为他们离我太远,如果其他人紧跟在我的后面,我就有紧迫感了,我要拼命往前跑。产业也是这样,他有创新我也向他学习,我有创新他也向我学习,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大家都认可这个产业了,互相都在这方面有改进,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陈泽民坦言,地美特新能源的使命,就是从一个小小的电站开始,让它有带动作用、示范作用、榜样作用,带动一个产业的兴起,这是他自己所希望的。

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地方转型升级的新路

今年1月初,杨建国在平顶山对话了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一直是过去几年平顶山发展的主题。而随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旅程”开启,平顶山转型发展的主线也更加明确。

在杨建国看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老话题”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在平顶山这里融合在了一起。他认为,平顶山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思路和探索,就成了一个极具参考的典型和样本。

陈泽民的地热发电项目能不能放在同样地热丰富的平顶山?答案是肯定的。多吉介绍,地球就是个热库,到处都有地热资源,只是地质不同开采难易不同,但现在的技术整个中原地区,开发都不是问题。

陈泽民称未来一定会回到河南继续发展地热,还会到更多地方,更多国家。如今他首次选择在瑞丽,除了这里的地质条件外,当地政府与百姓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而这又迁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县域经济的招商!

从布局瑞丽到发电成功,整个过程当中,瑞丽政府给了陈泽民很大的支持,而这位企业家也从不给政府添任何麻烦,两两相惜帮助,产业与地方契合度堪称完美。

在杨建国看来,“十三五”以来,创优市场环境一直是贯穿各类政策和变动的核心主线之一。好的营商环境本质就是:通过努力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维护内外资企业、本地和外地企业公平竞争,来取代过去的优惠政策。

杨建国说,高质量发展是目前河南各地方转型升级的要求,各地区发展经济要拿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思路和做法,来力争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地方转型升级的新路。就像陈泽民的地热发电,就要做与以往不同,就要创新、开放、包容。

老杨会客厅:2018年服务河南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