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爲何收那麼的義子,原來是爲了國家社稷

元末群雄,都有收養義子女的習慣,可稱蔚然成風,各有妙用。

先說養子、義子。收養義子是為了在軍中建立“超血緣”的組織基礎,元末時,養父子關係非常重要,甚至有血緣關係的,也要通過義父子的收養關係來加以強化,如元朝大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本是察罕帖木兒的外甥,同時又被他收為養子,在察罕被刺身亡後,由擴廓接管其軍權;又如朱元璋駐軍滁州時,他的親侄驢兒(大哥朱重四的次子)和親外甥保兒(二姐之子)來投,都被收為養子,分別取名為朱文正和朱文忠(後複名李文忠)。

(朱文正既是朱元璋的親侄,也是他的義子)

在群雄逐鹿的環境下,朱元璋堅持“大生產”運動,長子朱標一生,隨後幾年裡,次子朱樉(1356)、三子朱棡(1358)、四子朱棣(1360)、五子朱橚(1361)、六子朱楨(1364)、七子朱榑(1364)相繼出世。他在建立明朝前,已生了7個兒子。朱氏是不乏男丁的。

朱元璋在渡江前後,開始獨立握兵,朱家軍逐步形成。在親生子長成前,朱元璋主要依賴義子維繫和加強對部隊的控制。朱元璋收沒收過養女,無據可查,但他的養子非常之多,達20多人,如保兒(李文忠)、驢兒(朱文正)、周舍(沐英)、道舍、柴舍、馬兒、金剛奴、王駙馬、也先、買驢、真童、潑兒等。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朱元璋兵勢的逐漸擴大。

保兒、馬兒、驢兒等,都是養子的小名,他們的大名,一概姓朱,以“文”字行輩,如沐英複名之前叫朱文英。養子們是朱元璋最為貼己的親信,在軍中相當於朱元璋的“親身”,比徐達、常遇春等親信心腹更近一層。養子到,即朱元帥本人到,養子們是活的尚方寶劍,他們常常被朱元璋派到軍中,作為將領的副手,實際上擔任著監軍的任務。

當然,養子畢竟只是一種“類血緣”或“超血緣”的關係,是朱元璋在親生仔長成前藉以控制軍權的過渡措施。在眾多養子中,朱元璋前期最依賴侄子朱文正,後期是外甥李文忠,但這兩位後來皆不得善終。朱元璋到底還是靠他的親孩兒們的!

再說收養義女。群雄收養義女,自然不是為了養女防老,更不會像現代的乾爹義女,立此名義,只為其不苟之事打掩護。群雄廣收義女,主要是將義女作為一種利益交換的工具,或如紅軍元帥郭子興,以其義女馬氏配與朱元璋(馬皇后),實際上是牢籠部下的一種手段(朱元璋也因此一躍而為元帥的義女婿),或如青軍元帥馬世熊,養一義女名為孫氏,另有妙用。

所謂青軍,是忠順於元朝的“義軍”的代稱。因為反叛朝廷的武裝多著紅巾紅衣,被稱為“紅妖”“紅賊”,力挺朝廷的義軍便服青色衣服以別之,故稱青軍。

孫氏是陳州人,父名和卿,母晁氏。孫父在常州做過一任判官,就以任所為家。元末兵亂時,孫氏父母雙亡,長兄孫楧(又作孫伯英)生死不明,年僅13歲的孫氏隨二哥孫蕃避兵揚州。揚城不久後為青軍所陷,孫蕃死於亂兵之中,孫氏為青軍元帥馬世熊所得,為其養為義女。當青軍為朱元璋招安後,便將義女孫氏獻給朱元璋,孫氏非常得寵,在明朝建國後晉封貴妃,她就是著名的孫貴妃,其地位僅次於馬皇后。

您沒想到吧,大明開國之初地位最重的兩個女人,竟然都是義女出身。本文由小明巧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朱元璋為何收那麼的義子,原來是為了國家社稷

朱元璋為何收那麼的義子,原來是為了國家社稷

朱元璋為何收那麼的義子,原來是為了國家社稷

朱元璋為何收那麼的義子,原來是為了國家社稷

朱元璋為何收那麼的義子,原來是為了國家社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