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人的期權激勵能「鎖定」人才嗎?


8000人的期權激勵能“鎖定”人才嗎?


10月6日,恆大集團推出史上規模最大的期權激勵計劃——共計7994名恆大中高層管理幹部獲得共計7.4357億股期權,約佔當前總股本的5.7%,在激勵規模上創地產行業之最。

有數據顯示,上市公司中期權激勵最常出現在處於成長期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並且集中在互聯網、電子等行業,但在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人才爭奪愈加激烈的情況下,多家房企巨頭也都紛紛推出期權激勵。恆大此次推出地產行業史上最大規模期權激勵,其直接目的無疑是為了實現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長期鎖定,將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進行捆綁,從而在當前日益激烈的“房企爭奪戰”中穩定軍心。

一、恆大股權激勵之路


這不是恆大第一次進行期權激勵。2009年恆大集團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時,便推出期權激勵計劃,授讓期權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的10%,行權價格1港元。

近兩年國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出臺數量逐年快速增長,2015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出臺數同比上漲一倍達557,今年截至目前已有398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但在2009年的時候,只有19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權激勵方案,可見恆大的股權激勵走在中國前列。

之後2010年5月和2014年9月,恆大又曾兩度授出期權,分別授予135名和101名高管,合計數量達到12.43億股,行權價格分別為2.4港元、3.05港元,想想如今中國恆大30港元/股左右的股價,這些期權激勵的參與者能獲得高達10倍的收益。

現在,恆大啟動了第四次也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期權激勵——對7994名恆大中高層管理幹部授出共計7.4357億股期權,行權價格為當日收盤價30.2港元/股。恆大集團股價良好的上升勢頭和想象空間也使很多人對此次期權激勵的收益空間看好。

從有效期看,這次恆大的期權激勵方案授出購股權的有效期為2017年10月6日至2027年10月5日十年,在規定時段和比例內,若中國恆大股價繼續上漲,承授人可以通過行權而獲利;若股價跌至低於行權價,承授人可放棄這一權利,不會有虧損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從授出對象來看,不僅100人大幅增加到8000名,並且與前幾次僅面向高管相比,此次激勵對象擴大至公司中高層管理者,覆蓋範圍更廣。恆大5名執行董事合計500萬股,僅佔總期權0.7%,其餘中高層管理人員獲得期權比例總計高達99.3%。其中,中心經理級按照實際工作和業績情況評定,分別授予表現特別優秀、優秀、較好的幹部40、30、20萬股,(佔該職級總人數的30%、40%、30%);中心副總經理級共計25、20、15萬股(30%、40%、30%);中心總經助理級20、15、10萬股(30%、40%、30%)。真有共產主義,人人有份的優越感。

8000人的期權激勵能“鎖定”人才嗎?


二、期權激勵與員工長期激勵


期權這個工具很好,它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呢?簡答說說,期權激勵是股權激勵的一種,而根據員工與企業利益的對稱性,股權激勵可以分為對等型激勵和收益型激勵兩種。其中對等型激勵即風險和利益對等,其中限制性股票最為典型: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而期權激勵則是收益性激勵的典型方式,相比前一種來說這種方式員工風險和限制更小——公司授予員工在一定的期限內按照固定的期權價格購買一定份額的公司股票的權利,享有期權的員工有權在一定時期後出售這些股票,獲得股票市價和行權價之間的差價。

期權行權的主動權掌握在員工手中,其收益則全部來自於企業未來的股價對於授予價格的溢價。這種收益性質和方式決定了股票期權是一種比較適合處於上升期或擴張期且未來成長潛力大的公司。而對被激勵員工來說,期權收益的大小也依賴股票市場的有效性和恆大股價的上漲,這也就意味著,期權激勵能否最終兌現對公司業績增長要求較高。

對於企業來說,期權激勵這一股權激勵方式的好處在於一方面期權激勵不會產生現金支出,對公司現金流無影響,有利於企業控制激勵成本。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股票期權對激勵對象與公司利益進行捆綁,建立起股東和職業經理人團隊之間更緊密的利益共享和約束機制。所以,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這個辦法都是上市公司用於人才激勵的法寶之一。

8000人的期權激勵能“鎖定”人才嗎?


三、期權激勵的潛在風險

在企業成長過程中,任何一種戰略實施都存在風險,期權激勵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看待這一激勵方式時,也應該關注其潛在風險,理性看待。

首先,對企業來說,在最初設計過程中,授出期權佔總股本數和期權比例設計不當會對公司股權架構產生影響進而引發管理權問題。另外在期權激勵還可能會影響公司利潤。根據《會計準則-股權支付》的規定,“對作為股權激勵為目的的股票期權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的期權數量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激勵對象的服務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和資本公積。”也就是說在行權期內期權會因此對公司利潤產生影響。此外,如果對可行權的期權數量不能進行最佳估計,則會對上述費用額度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

對被激勵的員工來說,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由於市場波動或業績不佳等原因,企業股價不達標期權激勵計劃將被迫終止,員工無法行使權利也無從獲得收益,如萬科之前的兩次股權激勵。第二種情況,股價上漲達不到被激勵者心理預期,激勵的潛在收益減小,相應地將導致員工的激勵效果也會下降,進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核心員工流失。

目光回到恆大,所以,究竟恆大未來業績和股價能否為員工行使權和收益提供保障是人們關心的問題,畢竟現在已經30多了,還能在幾年內漲到100或者300嗎?大家都不知道。恆大今年以來的業績還不錯,恆大上半年淨利潤也增加3倍,業績上漲勢頭看來十分樂觀。而今年年初,恆大宣佈戰略重心調整,由規模擴張為中心向“規模+效益”為中心轉型,加大對利潤的重視。股權激勵,就是對於未來的一個共同承諾,恆大股權激勵的風險有多大,可能只有公司的管理層最清楚。

各大房企激烈競爭已進入下半場,恆大在規模上已位居榜首,這時能否留住核心人才以成為決勝房企之爭的關鍵因素,而在這一方面近年來各大房企近年來紛紛出招,有的企業甚至推出股權激勵、員工跟投、合夥人持股的組合拳進行員工激勵,而恆大此時大幅加碼期權激勵也表現了其穩定軍心的決心。而具體表現將會如何,我們大家邊走邊看。

股權激勵不是讓所有人成為股東,而是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