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中華上下五千年,只有四類人稱得上英雄、其中就有霸王項羽

魯迅:中華上下五千年,只有四類人稱得上英雄,其中就有霸王項羽

上下五千年,我們國家湧現出來的各路人才可謂是數不勝數。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都有人在這一頁添上有力的一筆。

細數過去那些出名的人,無論是有才華的文人墨客,還是有能力的君王,還有那些忠肝義膽性格鮮明的人,每個人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可是在中國近代有這樣一位人物,在他所寫的雜文之中,明確的指出有四類人在我國是少有的。

魯迅:中華上下五千年,只有四類人稱得上英雄、其中就有霸王項羽

這個人在小時候立志要救死扶傷,但是卻在後來逐漸認識到我們所真正的面臨的問題,於是毅然決定放下手中的手術刀,轉而拿起了一隻很有分量的筆。

這支筆喚醒的是無數人的心靈,拯救的的是很多個靈魂,他就是魯迅先生,而他所說的那四類人又分別是誰呢?

這第一類就是以項羽為代表的鮮有失敗的一類人。這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在年少的時候就曾經說出要推翻秦朝的話,果真這句話在幾十年後應驗了。

魯迅:中華上下五千年,只有四類人稱得上英雄、其中就有霸王項羽

後來在和劉邦的鬥爭之中,雖然他失敗了,但是他並不是敗在自己的意志不堅定,而是敗在自己本身 就光明磊落的性格之上。

一場鴻門宴,本來作為刀俎的他並沒有就此下手,只是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磊落。這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即使失敗了也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第二類就是以伍子胥為代表的很少任性反抗的一類人。最開始伍子胥身在楚國,但是無奈楚平王誤信了別人的讒言從而殺害了他的父親,他的兄弟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報仇也慘遭殺害。

魯迅:中華上下五千年,只有四類人稱得上英雄、其中就有霸王項羽

可伍子胥為了給自己的家人報仇,並沒有衝動行事,而是隻身前往吳國。無論生活多苦多難即使是身為乞丐他都咬著牙活下去,為的只是在吳楚交戰的時候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最後鞭屍楚王,為自己的家人報了血海深仇。

第三類是以李陵為代表的為國效力的人。公元前99年,他奉命領兵對戰匈奴,當時他只帶了五千步兵,而匈奴派出的是八萬鐵騎。

魯迅:中華上下五千年,只有四類人稱得上英雄、其中就有霸王項羽

兵力懸殊結果可想而知,後來李陵被俘,但是漢武帝卻聽信別人的讒言認為李陵背叛了他還殺害了他的親人。直到漢昭帝即位才下令將李陵接回來,這是的他已是垂老之人,他害怕再次被侮辱於是拒絕回到漢朝。

第四類就是以司馬遷為代表的一類敢於說公道話的人。我們都知道司馬遷慘遭宮刑,宮刑一般人絕對是受不了的。但是又有誰知道他遭受宮刑正是因為他為李陵辯解呢?

魯迅:中華上下五千年,只有四類人稱得上英雄、其中就有霸王項羽

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李陵是叛徒,只有他一個人敢站出來說出實情,可他也因此受到迫害。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可能你從這幾個人身上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又或許你認為他們這一生所做的貢獻並沒有特別大。但是魯迅先生在這裡想要表達的不是讚頌他們有多麼偉大,而只是想讓我們更多人看到他們身上那特有的品質。

因為這些品質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甚至有些人一生的學不來。

做人最基本的就是獨立,要有自己的見解,要敢於推翻那些錯誤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生活的時期我們國家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很多人都是渾渾噩噩不知生活的所以然。這時候獨立的精神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而這四個人則很形象的突出了這種精神。

再有就是一個人要有自己的信念,當我們看到伍子胥在外流浪許多年,就算是淪為乞丐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念想,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最後就是敢於反抗的精神,當李陵被陷害時,所有的人不分是非黑白都選擇無視這件事。只有司馬遷一個人願意站出來為他說話,現在大多數人都是一種隨波逐流的心態,別人怎麼做自己也怎麼做,缺的就是這些精神。

這些人或許對於我們而言只是過去了很久的時代人物,但是他們身上的那些東西就算是再過幾千年也不會變味,也依舊是我們需要去品味的一碗清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