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九百年前,基督教文明用一場戰爭埋下伊斯蘭仇恨的種子

這是ChrisQu的第4篇歷史小故事

7月15日,今天的故事是講一場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戰爭。

1099年7月15日,十字軍從阿拉伯手中奪取耶路撒冷,獲得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勝利。

在許多的歷史記載和文藝創作中,十字軍東征經常被描繪成一場基督教文明的聖戰,中世紀的騎士們代表著正義的一方,為了他們的信仰和聖地耶路撒冷,向邪惡的阿拉伯異教徒發起衝擊。

但實際上十字軍東征和所有歷史上發生的戰爭一樣,從來就沒有正義邪惡之分,只有是否符合自身利益。

7.15 九百年前,基督教文明用一場戰爭埋下伊斯蘭仇恨的種子

【戰爭的起因:哥,我被欺負了】

因為基督教統治者之間的各種矛盾,基督教內部有一次分家,在西邊羅馬教廷的叫天主教,在東邊拜占庭帝國的叫東正教。儘管是基督教大家庭的哥倆,但互相是越來越看不慣對方,終於在公元1054年,互相把對方給開除出教了。

本來大家除了時不時鄙視一下,在各自地盤上也相安無事。但東邊的伊斯蘭勢力越來越強大,和拜占庭帝國也衝突不斷,直到伊斯蘭勢力把耶路撒冷都給佔了。

拜占庭國王阿萊克修斯沒辦法,儘管老大不願意,但也只能向西邊被自己開除的哥們搬救兵:看在上帝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7.15 九百年前,基督教文明用一場戰爭埋下伊斯蘭仇恨的種子

【戰爭的真正理由:要錢、要糧、要女人】

話說西邊的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收到了求援報告,他會怎麼辦?當初是你說要分手,分手就分手,現在有難了又來找我了?但要說人教宗到底是教宗,能這樣考慮問題?

7.15 九百年前,基督教文明用一場戰爭埋下伊斯蘭仇恨的種子

天主教和東正教分裂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西邊也不是鐵板一塊,雖說是神聖羅馬帝國,但手下小弟法蘭克、匈牙利、波蘭、盎格魯薩克森、威尼斯、勃艮第都不是省油的燈。教會壓榨他們也不是一天二天了,國內矛盾也不少,但就和之後幾百年引發戰爭的國家一樣,解決國內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為他們找一個新的敵人。

另一個原因,基督教有可能在烏爾班二世的手裡重新統一,即使沒有,天主教勢力也將比東正教更加強大。

這不正好,一石二鳥,禍水東引,要說我們的教宗不僅有智慧,口才也了得。聽下他的戰前動員:

正為大家所知,一個來自波斯的民族,塞爾柱土耳其人已經入侵我們東方兄弟的國家,他們一路攻到地中海,直到布拉·聖喬治,在羅馬尼亞,突厥人七次攻打基督教徒,七次獲勝,又侵佔了我們的聖地——耶路撒冷,他們在大肆蹂躪上帝的國度,毀壞基督教堂,擄殺虔誠的上帝子民,汙辱貞潔的婦女,貪婪地飲著受洗兒童的鮮血。

“有人欺負我們的兄弟,把兄弟的家佔了,連弟妹也沒放過”

如果你們仍然無動於衷,上帝的信徒就會在這次入侵中犧牲更多,所以我要勉勵你們,也懇求你們——不是我,是主親自勉勵你們,基督的使者們,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級之人,乃至所有騎士、士兵、富人與窮人,都必須迅速予以東方基督教徒援助。把兇惡的民族趕出我們的領土,我告訴在座的各位,也通知不在場的人:這是主的旨意。

“我希望大家要去幫幫我們的兄弟,不,我只是個傳話的,是上帝要求的”

那個地方(耶路撒冷),如同《聖經》所言,是上帝賜與以色列後嗣的,遍地流著奶和蜜,黃金寶石隨手可拾。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豐富超過世界上的一切土地,是另一個充滿歡娛快樂的天堂。

我們這裡到處都是貧困、飢餓和憂愁,連續七年的荒年,到處都是悽慘的景象,老人幾乎死光了,木匠們不停地釘著棺材,母親們悲痛欲絕地抱著孩子的屍體。東方是那麼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坐以待斃呢?”

“我們這裡窮的叮噹響,但那裡有錢、有糧、肯定也有女人,去那裡,打下來都是你的”

毫不遲疑地到東方去吧!凡是要去的人都不要再等待,趕緊回去料理好事務,籌備足經費,置辦好行裝,於冬末春初之際,奮勇地踏上向東的征途!”

本著主賜予我的權柄,我鄭重宣佈:凡參加東征的人,他們死後的靈魂將直接升入天堂,不必在煉獄中經受煎熬;無力償還債務的農民和城市的貧民,可免付欠債利息,出征超過一年的可免納賦稅。

凡動身前往的人,假如在途中,不論在陸地或海上,或在反異教徒的戰爭中失去生命的,他們的罪愆將在那一瞬間獲得赦免,並得到天國永不朽滅的榮耀。”

“加入部隊,可以免稅,萬一你掛了,你還可以馬上上天堂”

烏爾班二世的這次演講的水平,不誇張的說,可以入選任何傳授演講技巧的教材裡。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就開始了,為什麼要說第一次,因為之後還有7次(也有說8次),而且也就只有第一次是十字軍取得了勝利。為什麼說這場戰爭根本沒有什麼正義可言,因為願意去東征的都是為了個人慾望,要麼是為了免除賦稅,要麼是為了財富,可能只有少數人真的是為了信仰。

這也就不難解釋當十字軍佔領耶路撒冷後,對穆斯林和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屠殺。

【戰爭的影響:老大老二打架,老三沒了】

十字軍東征斷斷續續持續了200年,那麼誰是這場戰爭的贏家呢?

歐洲天主教文明的好處很多:

1、通過十字軍東征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資源,甚至大部分還是他們搶劫自己人君士坦丁堡。

2、和伊斯蘭阿拉伯的戰鬥讓他們收穫了先進的文明和技術,像三角帆技術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帶回了蔗糖促進了歐洲食品業的發展。

3、讓西方瞭解到東方世界的先進和富庶,為之後的大航海時代打下了基礎,也對後來的文藝復興的產生有一定影響。

對伊斯蘭的影響:

伊斯蘭世界並沒有從歐洲學到什麼,首先當時文明也比歐洲領先,另一方面伊斯蘭世界開始封閉自己,拒絕吸收西方的觀念,儘管他們並沒有輸掉戰爭,但對於西方的仇恨一點都沒有消退,乃至到現在仍是如此。

我們現在知道,天主教還在,伊斯蘭也在,猜猜誰沒了?嗯,對,拜占庭帝國沒了。也難怪,兩邊打了200年,都沒在自己家打,盡在拜占庭的家裡打,這家是待不下去了。

現在看地圖,拜占庭是找不到了,哪現在東正教在哪?去西方肯定太丟人了,往東,伊斯蘭的地沒法呆,還好,還有一條路,俄羅斯。

【ChrisQu有話說】

還是那句話,所有的戰爭都沒有所謂的正義,只有利益。有人說美國對中東的戰爭就是新的十字軍東征,這話一點沒錯,而發動戰爭的代價則是承受恐怖主義的報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