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用「扁擔銀行」開創紅色金融的奇蹟

紅軍長征路上有個中央縱隊第十五大隊的番號,始終是一個“謎”。

特殊的隊伍、最早、最小的國家銀行

這支由上百人組成的特殊編隊裝備的武器,是160多副扁擔挑子。擔子裡裝著黃金、白銀,以及大量的珠寶、銀元、蘇區紙幣,還有幾臺印鈔機和鑄幣機……這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銀行,是被肩扛擔挑起的國家銀行。

1931年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籌建,由毛澤民擔任行長。銀行剛創立時,缺錢,缺人,初始資金只有20萬元,全部人馬一隻手就能數過來:行長毛澤民、會計科科長曹菊如、業務科科長賴祖烈、總務科科長莫均濤、會計錢希均。人少還好,更麻煩的是他們與銀行業務最接近者也就當過雜貨店店員。但他們的任務卻非常艱鉅,要擔負起整個隊伍的經濟供給。

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用“扁擔銀行”開創紅色金融的奇蹟

(毛澤民照片,圖片來自於網絡)

白手辦銀行,竟然不會記賬?

銀行剛辦起來,連記賬都是個問題。有一次,繳獲敵人大洋的包封紙竟然是敵人稅務機關的四聯單。毛行長如獲至寶,趕緊對四聯單仔細分析研究,然後對金庫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以改進,使金庫資金的收款方、管理方、使用方和支配方都有了相應的記錄,保證了財務制度的嚴謹。

之後就要求紅軍在戰鬥中、工作中,注意收集有關財政、銀行、企業管理知識方面的書籍、文件、賬簿、單據、報表等實物,用以參考。慢慢的,各種制度開始建立和完善,咱們的國家銀行才慢慢正常運轉起來。

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用“扁擔銀行”開創紅色金融的奇蹟

(蘇區貨幣,圖片來自於網絡)

用羊毛來識別真假貨幣

“假幣幽靈”遊蕩在蘇區,攪亂了剛剛建立起來的金融體系,怎麼辦?毛行長苦苦思索,一直找不到破解之術,一個意外,卻讓他茅塞頓開。一天晚上,他伏案工作,無意間披在身上的羊毛衫燒著了,嫋嫋煙霧促發了他的奇思妙想——可以在製造紙幣時摻入一定比重的羊毛,這樣既可通過透視紙幣的特殊纖維,亦可通過火燎紙幣發出的羊毛焦味,來辨別鈔票的真偽。

走出蘇區的國家銀行

1934年長征開始後,蘇維埃國家銀行也被編為紅軍的一部分,在險惡的鬥爭中,這支隊伍沒有放棄嘗試利用貨幣的發行和回籠,幫助隊伍沿路籌款,馳援百姓活躍貿易。

進入遵義之後,部隊急需補給物資,然而,當時的遵義土匪軍閥橫行,官僚奸商霸市,市面上的“硬通貨”竟然是鴉片。當然不可能把銀元換成鴉片再去購買短缺物資,而對於“扁擔銀行”裡的蘇區紙幣,當地老百姓並不感冒。

毛澤民決計將繳獲的一大批食鹽投放市場,且以極低價格銷售,但規定必須使用蘇幣。短短的十餘天,毛澤民帶領“扁擔銀行”員工設立蘇幣兌換點,老百姓可用銀元以1比1的比例兌換蘇幣,部隊也可拿著蘇幣在市場上購買物品。蘇區紙幣憑藉良好的信用,迅速在遵義流通了起來。

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用“扁擔銀行”開創紅色金融的奇蹟

(蘇區貨幣,圖片來自於網絡)

堅守信用的紅色金融機構

創業艱難百戰多。在遵義“開張”沒多久,“扁擔銀行”接到了轉移的命令,為了不讓當地老百姓遭受損失,銀行又開始迅速收回發行的蘇幣。撤離遵義之前,國家銀行在遵義的鬧市區張貼布告,設立了30多個兌換處,用銀元、食鹽等物資換回老百姓手中持有的蘇幣。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銀行在遵義完成了蘇區紙幣的發行、流通至回收的全過程,創造了金融史上的一個奇蹟!

這家不同尋常的“扁擔銀行”,雖居無定所,設施簡陋,但始終堅守著紅色金融機構的信譽之本。

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用“扁擔銀行”開創紅色金融的奇蹟

(蘇區政府遺址,圖片來自於網絡)

沒有丟失一塊銀元

“扁擔銀行”輾轉南北,當1935年秋冬之季抵達陝北吳起鎮時,參加長征的14名銀行幹部,只剩下了8人。“扁擔銀行”的家當經清點,尚存有黃金2擔、白銀及銀元12擔,另有珠寶若干。核對賬目之後發現,除了長征路上的正常開支,竟然沒有損失一塊銀元。

毛澤民的也因此鐫刻在紅色中國的貨幣史上: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

星火燎原新媒體工作室-《紅色故事》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